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板昭

大板昭

在今四川小金县北两河乡西北大板。《清史稿·常青传》:乾隆三十八年(1773)征金川,“阿桂师进攻勒乌围,常青与富勒浑护饷道, 自明郭宗至大板昭、兵卒巡视,分守小沙坝、沙坝、三松坪诸地”。即此。乾隆四十一年(1776)于此设大板昭屯。


猜你喜欢

  • 东川城

    即今四川三台县。唐东川节度使驻梓州,故名。《旧五代史·明宗纪》:长兴三年(932),“东川董璋领兵至汉州,西川孟知祥出兵逆战,璋大败,得部下人二十余,走入东川城”。

  • 松岭驿

    唐置,在今陕西太白县东北。唐置,在今陕西省太白县东北。后废。

  • 砚山

    ①在今福建建阳市东北三十五里。《清一统志·建宁府》: 砚山,“山有石,端平若案,有微黑点,隐隐若砚,旧名夫子案山。《事林广记》 以为第二十八福地”。②在今浙江兰溪市西四十二里。宋 《景定严州续志》 卷

  • 解州关帝庙

    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西关。《清一统志·解州直隶州》 载: 关帝庙 “在州城西门外百步,南面条山,北背硝池,创自陈隋,宋大中祥符时重建,金、元屡修。明万历中,敕庙名英烈。本朝顺治九年,敕封忠义神武关

  • 利河口

    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利河入汉江处。民国《湖北通志》卷33《乡镇》:“利河口,在(钟祥县)城北四十七里。”

  • 亦作于、盂。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二十六里邗邰村东。殷时鄂侯所居。周武王封子邗叔于此。《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富辰谏曰:“邘、晋、应、韩、武之穆也。”《水经·沁水注》:“邘水南流,径邗城西。故

  • 公会墟

    即今广西贺县西南公会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贺县图:西南有公会墟。

  • 利涉县

    金改黄龙县置,为隆州治。治所即今吉林农安县。元废。古县名。金置,治今吉林省农安县。先后为隆州、隆安府治。元废。

  • 黄陵隘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境黄陵村。《清一统志·梧州府》: 黄陵隘“在岑溪县东一百二十里……有兵汛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清时设兵戍守。

  • 南燕

    ①即西周初燕国。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汉书·地理志》 东郡南燕县: “南燕国,姞姓,黄帝后。” 《水经·济水注》: “濮渠又东北。径燕城南,故南燕,姞姓国也。”②东晋十六国之一。公元398年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