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墟
①即今广西贵港市东北大圩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东北有大墟。民国《贵县志》卷1:大墟“昔称平堨墟,在县东五十里。……今大墟镇为四大墟之一”。
②即今广西灵川县东南大圩镇。《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大墟“在临桂县东南三十里。本朝嘉庆十三年,移同知驻此”。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东南。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移桂林府同知驻此。
①即今广西贵港市东北大圩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贵县图:东北有大墟。民国《贵县志》卷1:大墟“昔称平堨墟,在县东五十里。……今大墟镇为四大墟之一”。
②即今广西灵川县东南大圩镇。《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大墟“在临桂县东南三十里。本朝嘉庆十三年,移同知驻此”。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东南。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移桂林府同知驻此。
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南田师傅镇。溪碱铁路经此。
在今甘肃陇西县北。《方舆纪要》卷59巩昌府陇西县: 锦布隘“在府北六十里。其地有锦布峪,因名”。明置锦布镇遞运所于此。
即今贵州黔西县西南二十四里金碧镇。《清一统志·大定府·关隘》 “果勇底砦”条下:“其东十余里为沙窝等寨,皆险奥可凭,为西北境要害处。”民国初置金沙镇,后与白碧乡合并,改名金碧。
在今广东三水市北芦苞镇。南宋杨万里《明发青塘芦包》 诗: “青塘无店也无人,只有青蛙紫蚓声。”
即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厚畛子乡。清属佛坪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佛坪厅: 厚畛子 “在城北三十四五 (里)”。
即古东江。又名白蚬湖。故道自今江苏吴县东南三十里古三江口与松江分流,经白蚬湖东南流入海。
又名征罗亭。东晋太元年间建,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南方山南。《晋书·谢万传》: 谢万 “尝与蔡系送客于征虏亭”。
①战国赵邑,在今山西大同县东。《史记·赵世家》:献侯十三年(前411),“城平邑”,即此。西汉置平邑县。②战国赵邑。后属齐。在今河南南乐县东北八里平邑村。《水经·河水注》 引《竹书纪年》:“晋烈公四年
即今贵州凯里市东南挂丁镇。清乾隆元年 (1736) 包利、红银率苗民起义与清军激战于此。
在今江西会昌县南。《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萧帝岩,“ 《图经》 云: 昔梁武帝读书于此; 又云,齐武帝为赣县令,非读书于此也”。《清一统志·赣州府一》: 萧帝岩 “在会昌县南一百里。一名佛图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