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同

大同

①唐、五代方镇。唐乾符五年(878)置,治所在云州(今山西大同市)。中和二年(882)移治代州(今山西代县),改名雁门节度使。五代唐于云州复置大同节度使。后地入契丹。

②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八十里。明于此置巡司。


(1)唐、五代方镇名。唐乾符五年(878年)置,治云州(治今大同市)。辖境约当今山西省雁北内外长城之间地区。大顺后废。五代梁贞明元年(915年)复置,龙德二年(922年)废。唐同光二年(924年)复置,辖境西南部改缩。天成元年(926年),辖境南部改缩,仅当今雁北大同、怀仁、右玉、左云等市县地。五代晋地入契丹后废。(2)区片名。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中部,西濒汀溪。区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0.5平方千米。人口5.5万。因城关状似银锭,故又称银城。西晋后历为同安县治。为侨乡。1940年建镇,名城厢镇。1944年8月改为大同镇,1950年改名城关镇,1959年改为城关公社,1980年复为城关镇,1984年复今名。1996年撤镇为街道办事处,为同安区驻地。有机械、水泥、瓷器、皂素、啤酒、食品等厂。特产马蹄酥、单晶冰糖、果蔗。福诏、新集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梵天寺、文笔塔和北宋科学家苏颂故居芦山堂等。


猜你喜欢

  • 石州

    ①南朝梁置,治所在夫宁县(今广西藤县东北浔江南、北流江东岸)。辖境相当今广西藤县、岑溪、容县及苍梧县西部地。隋开皇十年(590)改为藤州。②西魏恭帝二年(555)置,治所在巴渠郡东乡县(今四川宣汉县东

  • 马栅

    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元年(550),“任约进寇西阳、武昌。……邵陵王纶引齐兵未至,移营马栅,距西阳八十里”。

  • 黄村口

    即今浙江遂昌县西南王村口乡驻地王村口。《方舆纪要》 卷94遂昌县: 黄村口在 “县西南六十里……闽浙相通之间道也”。

  • 荻芦镇

    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黄岐半岛北端之北茭。元置巡司于此。明洪武二十年 (1387) 改名北茭镇。

  • 坤都

    即昆都。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坤都镇。伪满时为阿鲁科尔沁旗驻地。

  • 乾坡砦

    北宋置,属江油县。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

  • 火井镇

    北周置,属临邛县。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一说在今油榨乡。为隋至宋火井县治。明置火井坝巡司于此。在四川省邛崃市西南部。面积31.8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高家场,人口1800。以隋

  • 三沟驿

    即今安徽舒城县东北十里三沟乡。《方舆纪要》卷26舒城县:三沟驿在“县东十五里。路出合肥”。

  • 东魏县

    北魏改魏县置,属东魏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东北。北齐废。古县名。北魏改魏县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属广川郡。北齐废。

  • 贵人村

    即今广东丰顺县西南下八镇南贵人村。清有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