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县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西晋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北江口镇。西晋属汝阴郡。南朝宋废。
即今湖北阳新县南二十六里木港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兴国州南有木石港市。
一作箕山。 又名香山。 即今山东青州市东五十里香山。《水经·巨洋水注》: “巨洋水又东北合康浪水, 水发 (剧) 县西南山。 无事树木, 而圆峭孤峙, 巑岏分立。 左思
南宋临安城的东北门。即今浙江杭州市东北艮山门。宋《咸淳临安志》卷18城郭有“艮山门”。区片名。在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东北部。泛指环城北路与建国北路、环城东路相交及艮山路西段一带。以门得名。吴越时名保德门
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五峰岩。《明一统志》卷17广德州:五花岩山“在州城北七十里。横列五峰,高三百丈许。最高峰顶有白佛祠,石壁上刊天宝年号”。
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南三十八里桂花镇驻地柏墩。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咸宁县南有 “柏墩市”。
①在今山西阳曲县东北关城。《资治通鉴》:唐武德三年(620),突厥处罗可汗“自石岭以北, 皆留兵戍之而去”。《宋史·郭进传》: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车驾将征太原,先命进分兵控石岭关,为都部署,
西汉置,属济南郡。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旧口。西晋永嘉后省。隋开皇十八年(598)复置,属齐州。大业初属齐郡。唐属淄州。北宋景德元年(1004)移治济阳城(今邹平县北孙镇),金移治今邹平县。元属济南路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北。《战国策·秦策》:黄歇说秦昭王曰,“以临仁、平兵(丘)、小黄、济阳婴城,而魏兵服矣”。西汉置小黄县。古邑名。又作黄。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开封县东北。《战国策·秦策》:黄歇
又作亦溪部。宋代的部名,属叙州羁縻。在今云南威信县境。在今云南省威信县。北宋属梓州路。南宋属潼川府路。元废。
在今河南南阳县北五十里。汉、晋西鄂县治此。《三国志·魏书·杜袭传》:东汉建安初年,太祖“以为西鄂长”。《水经·淯水注》:“淯水又东南径西鄂县故城东。”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