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甸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清史稿·地理志》 长白府: “光绪三十三年,分临江县及吉林长白山北麓地,设治塔甸,置府。……府治居十八道、十九道沟间。唐灭高丽,用兵于此。”
即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县城长白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于此置长白府。
即今吉林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清史稿·地理志》 长白府: “光绪三十三年,分临江县及吉林长白山北麓地,设治塔甸,置府。……府治居十八道、十九道沟间。唐灭高丽,用兵于此。”
即今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县城长白镇。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于此置长白府。
即永乐城。又名银川砦。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六十里马湖峪。北宋崇宁五年 (1106) 改为银川城。
在今云南玉溪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15新兴州引 《滇纪》: “自州境出博罗、龙马诸山,道宁州入蒙自县界。”
在今广西桂平县北金田镇西北。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 (1851年1月 11 日),洪秀全在此举行武装起义,建号 “太平天国”。清王闿运《湘军志》 卷1: “金田村者,浔州倚郭桂平县地,前史称大藤峡也。
①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北曹村镇。旧属萧县。清同治 《徐州府志》 萧县境图: 东南有曹家村圩,为往来要冲。②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北十五里。即明之曹得墓。《清一统志·济南府三》: “得本山西怀仁县人,永乐中以都督
古族名。 亦称方、 方。 媿氏、 鬼方氏、鬼方蛮。殷周时,活动于今陕西省西北部,为殷周的劲敌。周以后不见于记载。
即罗江。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明史·何洪传》: 天顺间,“德阳人赵铎反,……(刘雄) 追之罗江大水河,手馘数人,贼连败。千户周鼎伤,雄前救之,径奔贼阵,丛刺死”。
即今江西吉水县南之泷江。《明一统志》卷56吉安府: 明德水 “在吉水县南。源发永丰县界,西北流为义昌水,又西北至潇泷,下流与王江合”。《清一统志·吉安府》: 明德水 “自兴国县发源,西北流入永丰县界,
在今云南大姚县南七里。《方舆纪要》卷116大姚县:四奇山“有四峰高耸”。
唐代通海城路上的要站。在今云南个旧市北四十里倘甸。
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六十四里安棚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4:咸丰八年(1860)七月,“窜唐县之安棚、栗园”。集镇名。在河南省桐柏县西北部。安棚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100。原名安家棚,后简称安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