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图们江

图们江

①又作统门水、徒门河、土门河、豆满江。即今吉林东南中朝界河图们江。《清一统志·吉林一》: 图们江 “在宁古塔城南六百余里。源出长白山,东北流绕朝鲜北界,又东南折会诸水入于海”。图们江除下游入海处一小段为俄朝界河外,其余均为中朝两国界河。

②又名灰幕洞、艾苇甸子、夏甸子、下甸子。即今吉林图们市。隔图们江对岸为朝鲜稳城 (南阳)。1933—1935年日寇建长图、牡图两铁路后,成为东北与朝鲜的中转站。1954年改为图们镇。1965年改设图们市。


满语图门色禽,意为“万水之源”。古称统门河、徒门河。《金史·世纪》:“统门、浑蠢水之交乌古论部留可、诈都与苏滨水乌古论敌库德起兵于米里迷石罕城。”《金史·太宗纪》:“命以徒门水以西,浑疃、星显、僝蠢三水以北闲田,给曷懒路诸谋克。”《大明一统志》:“徒门河,流经建州卫东南一千里,入于海。”统门、徒门即图们音之转。《大清一统志》:“图们江,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市)南六百余里。源出长白山,东北流绕朝鲜北界,东南折会诸水入于海。”即此。源出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白头山,流经和龙、延吉、图们等市县,东北流到图们以下折向东南流,经珲春市出境,注入日本海。除下游入海口一小段为朝、俄界河外,其余部分均为中、朝界河。全长505千米(中国境内491千米),流域面积约3.3万平方千米(中国境内2.28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62米3/秒。河道弯曲。支流有嘎呀河、珲春河等。图们市以下可通航。水力资源丰富,建有大洞、白金水电站。富鱼类。上游为长白山区,森林茂密。


猜你喜欢

  • 咸安郡

    唐天宝元年 (742) 改蓬州置,治所在大寅县 (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六十里仪陇河西岸)。辖境相当今四川仪陇县及营山县大部地。至德二年 (757)改为蓬山郡。唐天宝初改蓬州置,治大寅县(今四川仪陇县南)。

  • 陵罗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罗州。治所在今广东化州市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04化州: 陵罗废县,“宋白曰: 县在陵、罗二水间,因名”。贞观九年 (635) 属辩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 灵雀寺

    在今四川道孚县城西北尼措山脚。乾隆《雅州府志》: “噶达西北一百七十里地名灵雀寺,乃西藏往来之大道。”为康区黄教十三寺之一。清于此设宁安营。“灵雀”,藏语意为“向阳海”,因寺前有大湖泊,名尼(鱼)措(

  • 湖洑山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元和志》 卷25富阳县: 湖洑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甚幽邃,重叠险远,每时有扰攘,人皆逃避于此山”。

  • 韭山

    ①在今安徽定远县西北四十里,与凤阳县交界处。《方舆纪要》 卷21定远县: 韭山 “山暖多韭,因名。上有石城,兵火时保聚处也。山下有涡穴,涧水尝流不竭”。②即今浙江象山县东韭山列岛。《方舆纪要》 卷92

  • 下坝站

    元置,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四十里孝姑镇。宋、明置下坝驿。南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上:“过(犍为)县二十里至下坝宿。”

  • 天妃闸

    旧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旧县东。明万历六年(1578),河臣潘季驯移通济闸于甘罗城南泰山墩北,俗称天妃闸。因在天妃庙口,故名。清乾隆十年(1745)移建于县东草坝下北岸堤内,即今址。

  • 彭县

    明洪武十年 (1377) 降彭州置,属成都府。治所即今四川彭州市。清康熙七年 (1668) 废,雍正六年 (1728) 复置。民国初属四川西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93年改设彭州市。古旧县名。

  • 长汀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为汀州治。治所在长汀村(今福建上杭县北十里九洲)。旋迁东坊口(今长汀县东北五里东街)。至大历四年(769)移治白石村(即今长汀县治)。《元和志》卷29汀州:“因长汀溪以为名

  • 龙马潭

    在今四川泸县东南龙溪河东。《舆地纪胜》卷153泸州:龙马潭“在城东北二十里。唐王昌遇落魄仙于此,以龙马一夕送归潼川,因号曰龙马潭”。今潭中有呈椭园形小山,约四里许。山上有宋嘉祐间建冲虚观及清光绪辛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