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州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治所在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八年 (634) 改贤州,旋废。
②即今江苏南通市。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 (今北京市通县),故称江苏省之通州为南通州。
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豆沙关)。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盐津县及昭通市北部。八年改贤州。
①唐贞观四年 (630) 置,治所在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二十六里豆沙关附近)。辖境约当今云南水富、盐津、大关等县地。八年 (634) 改贤州,旋废。
②即今江苏南通市。因直隶顺天府有通州 (今北京市通县),故称江苏省之通州为南通州。
唐贞观四年(630年)置,治石门县(今云南盐津县西南豆沙关)。辖境相当今云南省盐津县及昭通市北部。八年改贤州。
即今贵州榕江县西北平江乡。《清一统志·黎平府》 “朗洞铺”条下:又有“平江铺”等皆戍守处。“平江”系侗语音译,意为江水冲积的平地。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淳州。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永贞元年 (805) 属峦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西北峦城镇北武罗。属峦州。北宋开宝五年
亦名天马山。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十五里。《清一统志·桂林府一》:天马山“其形如马。前有二小山,状如执御者”。
又作泥朴处河。即今俄罗斯境石勒喀河支流涅尔查河。河口为尼布楚城。清康熙《平定罗刹方略》卷4:“索额图等奏言:察鄂罗斯所据尼布楚本系我茂明安部游牧之所,雅克萨系我达呼尔总管倍勒儿故墟。原非罗刹所有,亦非
在今江苏丹阳市北。《方舆纪要》卷25镇江府丹阳县“夹冈”条下:“北冈在县北十八里练湖上。相传秦凿云阳北冈,即此。”
在今湖北房县东南。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汉中志》: “山水险阻,有黄金、子午、马聪、建鼓之阻。” 《元和志》 卷21房陵县: 建鼓山“在县南一百十三里,与马鬃山连接,二山并高峻,冬夏积雪”。《寰宇记》
①即今浙江龙泉市西南与福建浦城县交界处之天山斗。《明史·章溢传》:“退隐匡山”,即此。《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匡山在“县西南百二十里,匡水出焉……宋濂云:其山四旁奋起而中窊下,状如箕筐,因号匡山”。
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元和志》卷37循德县:古郎山“在县西(南)四十里”。《舆地纪胜》卷105象州:旧古郎城“在来宾县东南五十里,倚古郎山。周回一里。以山得名。《九域志》云:在古郎山”。
在今甘肃环县西。《宋史·范仲淹传》:天圣年间,“明珠、灭臧劲兵数万,仲淹闻泾原欲袭讨之,上言曰: ‘二族道险,不可攻……若北取细腰、胡芦众泉为堡障,以断贼路,则二族安,而环州、镇戎径道通彻,可无忧矣’
亦作诺罗河口或挠力河口卡伦。清咸丰九年 (1859) 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饶河县北东安镇。光绪 《吉林通志》 卷17: “诺罗河即挠力河口卡伦,(富克锦) 城正东乌苏里江西岸七百余里,东岸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