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源口
即今安徽歙县东十二里南源口乡。民国《歙县志》 附图: 县东有南源口。
集镇名。在安徽省歙县中部、新安江北岸。南源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30。古代村东山谷口有王姓居民曾为郎官、得名郎源口,俗称今名。盛产珠兰、茉莉、白兰等花。有制茶、粮食加工、农机修配等厂和花场、渔场等。杭徽公路经此。
即今安徽歙县东十二里南源口乡。民国《歙县志》 附图: 县东有南源口。
集镇名。在安徽省歙县中部、新安江北岸。南源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30。古代村东山谷口有王姓居民曾为郎官、得名郎源口,俗称今名。盛产珠兰、茉莉、白兰等花。有制茶、粮食加工、农机修配等厂和花场、渔场等。杭徽公路经此。
春秋许邑。在今河南叶县东。《左传》: 襄公十六年 (前557),晋伐许,“次于域林”。
在今湖南安乡县东。《方舆纪要》 卷77安乡县 “大鲸湖” 条下: “景港在县东北四十里。上通荆江,下达洞庭湖。一名景源港。” 《清一统志·澧州一》: 景港河 “自荆州府公安县四水口分流,至县界灵石湖南
①又名神山、细林山、秀林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十八里。梁简文帝《秀林山铭序》:“神山本名秀林山,或称辰山。”②在广西桂林市西北十里。《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辰山“山有三岩,下岩曲折而入,石室穹然。中
西汉置,属济阴郡。治所在今山东成武县西北二十九里。武帝征和二年 (前91) 封商丘成为侯邑。 又昭帝始元二年 (前85) 封金日䃅为秺侯。 东汉省。
又作润陂市。北宋置,属进贤县。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七十里。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
即今安徽舒成县西南一百里晓天镇。清置巡司于此。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部、晓天河东岸。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晓天,人口 2370。 相传朱元璋宿此,翌晨醒时天刚拂晓,遂以“晓天”为名
即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卢家洲。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5袁州府:万载县东北有庐家洲,“自县治至此计程四十里,与上高、新昌两县交界”。
唐置,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北宋废。唐置,在今陕西省蒲城县东北。北宋废。
亦译作奔那伐檀那国。故地或以为在今孟加拉国帕布纳一带。唐玄奘曾至其地。《大唐西域记》 卷10: 奔那伐弹那国 “周四千余里。……自此东行九百余里,渡大河至迦摩缕波国”。
一名旧奇台、平营驿。即今新疆奇台县东南九十里老奇台镇。为旧奇台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