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坝镇

南坝镇

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南坝镇。《清一统志·绥定府二》: 南坝镇 “在东乡县东。本朝嘉庆七年置主簿驻此”。


(1)在四川省平武县东南部。面积295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坝,人口 3100。因居县南小坝,故名。三国蜀汉于此设江油戍。西魏别置江油郡及县,同治于此。隋为平武郡治所。1950年为南坝乡,1958年改南坝公社,1984年复乡。1992年南坝、高庄、石坝、水观四乡合置南坝镇。产茶叶、水果、核桃、油桐籽、蚕茧、沙金等。有食品、酿酒、外贸加工等厂。绵江平公路经此。有大型溶洞龙洞岩、钟字岩等名胜。(2)在四川省宣汉县东南部。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坝,人口1.1万。北魏汉兴县、西魏西流县治地。因清嘉庆时场渐扩展至纸桥以上平原,平原旧名南坝,故名。1949年为南坝镇,同年撤镇置乡。1959年改公社,1984年析置镇。1985年南坝乡并入。特产系列牛肉干制品、“陈家菜刀”、竹藤椅。有印刷、棉纺、酿造、砖瓦等业。宣塔公路经此。前河可航木、驳船。纪念地有红军“圣墩寺战役旧址”。


猜你喜欢

  • 画邑

    亦名画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因澅水为名。《史记·田单传赞》: “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蠋贤,令军中曰: ‘环画邑三十里无入。’”即此。《索隐》 引刘熙云,画为 “齐西南近邑”。《正义》 引《括地

  • 禾屯吉卫

    明永乐七年(1409)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松花江上游古洞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七年(1409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区约今吉林省松花江上游赫通额河流域,或说在安图县古洞河流域。1974年

  • 香溪镇

    即今浙江兰溪市东北香溪镇。《清一统志·金华府》 “平渡镇” 条下: “又香溪镇,在县北三十里。元置灵泉乡巡司。”(1)古镇名。在今浙江省兰溪市北。元于此置巡检司,明设税课局。(2)今镇名。在浙江省兰溪

  • 高青县

    1948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高苑、青城二县及滨县黄河以南部分地,邹平、长山二县小清河以北地区,蒲台县西南小部分地析置,治田镇 (今山东高青县)。在山东省东北部。属淄博市。面积830平方千米。人口35

  • 须弥山

    ①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北九十里,与海原县接界。明嘉靖 《固原州志》 卷1: 须弥山在 “州北九十里。上有古寺,松柏桃李郁然,即古石门关遗址”。②佛经亦作修迷楼。意为妙高。亦曰雪山。即今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

  • 祁黎

    即。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厘城。《公羊传》作“祁黎”。即“郲”。

  • 迎阳埽

    在今河南浚县东北迎阳铺。《宋史·河渠志二》:元祐元年(1086),张问言:“臣至滑州决口相视,迎阳埽至大、小吴,水势低下,旧河淤仰,故道难复”,即此。

  • 尖高山

    在今云南腾冲县西北,为中缅界山。《清实录》:宣统三年(1911)四月甲午,外务部奏:“光绪二十年中英滇缅界约第四款载明北纬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边界,侯将来查明该处情形稍详,两国再定界线等语。盖滇、

  • 坑源隘

    在今福建漳平市北。《方舆纪要》卷99宁洋县:坑源隘在“县(治所在今双洋镇)北四十里。又北二十里至延平府永安县之林田隘,林田北出之要会也”。

  • 安平镇

    ①即今河北香河县西南安平镇。清于此设把总驻防。②即张秋镇。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明史·地理志》 东平州东阿县:“张秋镇在西南,弘治二年河决于此。七年十二月塞,赐名安平镇。”③清康熙元年(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