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礁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位于盘石屿北7海里。是西沙群岛中的大环礁之一。1935年公布名称为觅出礁。1947年改名华光礁。中国渔民因认为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环礁, 向称大筐、大塘、大圈。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华光礁“礁东西长十六浬, 宽五浬,深度平均二寻。礁上有数石,露出海面数呎。礁之南侧有大口,北侧有小口,皆可引入泻湖,海南湖渔船常出入其间”。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位于盘石屿北7海里。是西沙群岛中的大环礁之一。1935年公布名称为觅出礁。1947年改名华光礁。中国渔民因认为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环礁, 向称大筐、大塘、大圈。郑资约《南海诸岛地理志略》载:华光礁“礁东西长十六浬, 宽五浬,深度平均二寻。礁上有数石,露出海面数呎。礁之南侧有大口,北侧有小口,皆可引入泻湖,海南湖渔船常出入其间”。
又作拉容玛山口。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札布让西。藏语意为阴坡舒适山口。原属札布让宗,南有高山,北近象泉河,海拔高程3100多米。地势较低,气候宜人,一年四季均可通行。1954年中印协定规定双方商人、香
即莫贺碛。今新疆哈密市东南之沙碛。《寰宇记》 卷153: 柳谷水 “南流入莫贺延碛”。
明置,属宁夏左屯卫。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北许旺村。
清顺治五年(1648)置,属内蒙古哲里木盟。札萨克驻土百新插汉(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东南)。1914年划归黑龙江省。1936年日伪移治音德尔(今内蒙古扎赉特旗驻地音德尔镇)。1945年划归嫩江省。194
①在今江苏宝应县西北十五里。《水经·淮水》:“中渎水出白马湖,东北注之。”《舆地纪胜》卷39楚州:白马湖“在宝应县北十五里”。《清一统志·扬州府一》 引《旧志》曰:白马湖“东西十五里,南北三里。东北通
隋唐时对今中亚锡尔、阿姆两河流域九姓政权的总称。九姓指康、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康旧居昭武 (今甘肃临泽县境),因被突厥所破,西迁至今中亚,建九姓政权,以昭武为姓,故名。唐永徽中内附,分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舆地纪胜》卷17建康府:小茅峰“在中茅峰背。新室地皇三年及汉建武七年遣使赍金献于三君,并埋此”。明弘治《句容县志》卷4:“小茅峰在中茅峰之北,即三茅君所居。”
①西周武王都镐,成王时周公营建洛邑,作为镇抚东方的政治中心。因而称镐为西都,雒邑为东都。②新莽以长安为西都,以洛阳为东都。③东汉建都洛阳,因在西汉旧都长安之东,故名东都。班固有《东都赋》。④隋大业初营
即今安徽萧县西北三十五里杨楼镇。清光绪《萧县志》卷5《河渠志》:“杨家楼后土坝一道,长二十五丈。”
在今安徽郎溪县东三十里,桐水所经。《舆地纪胜》卷24广德军:大溪山“在建平。《图经》云,即桐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