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午子山

午子山

一名母子山。在今陕西西乡县东南二十里。《清一统志·汉中府一》:午子山“三峰削立,二水环流,山岭有洞四五,深不可测。风出入有声,谓之风洞,亦谓之午子洞”。


原称武子山。在陕西省西乡县城东南。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山坡上1000多亩白皮松尤为珍贵,素有“陕南小华山”之美称。山上原有几座大庙,分上、中、下三观,统称午子观。据《西乡县志》记载,午子观是汉代戚姬进香焚轮之处。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重建上观的翊圣保真君殿、药王殿、娘娘暖阁、福寿殿,并植松柏万株。明弘治十年(1497年)重修下观的圣水观、玉皇殿、东岳殿、丰都殿等。正德七年(1512年),增建上观的寝宫、雷祖殿、元帝殿、后寨门、铁城和五百灵官庙42所,并刻石十余通。清乾隆、光绪年间,均有修建。现存大殿3座,屋舍61间,明代铜铸佛像2尊、铁佛像1尊,清乾隆时大铁钟1口和殿内壁画多幅。


猜你喜欢

  • 阳谷县

    ①东晋宁康初(373)改春谷县置,属宣城郡。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寻废。②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济州。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俗呼水没城。《寰宇记》卷13阳谷县:“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

  • 西陵县

    ①西汉置,为江夏郡治。治所在今湖北新洲县西二里。西晋属弋阳郡。南朝宋属西阳郡。齐为西阳郡治。梁废。②三国吴黄武元年(222)改夷陵县置,为宜都郡治。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长江北岸。西晋太康元年(280

  • 巩哈县

    1939年析伊宁县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尼勒克县。1954年改为尼勒克县。旧县名。1939年由尼勒克设治局升县,并改名巩哈县。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驻地尼勒克镇。1953年更名倪利克县。19

  • 睢陵县

    ①西汉置,属临淮郡。治所在今江苏泗洪县东南洪泽湖中。东汉属下邳国。三国魏移治今睢宁县。北魏为淮阳郡治。北齐废。②南朝宋侨置,属盱眙郡。治所在今安徽明光市东北六十里女山湖镇 (原名旧县)。北魏改为睢阳县

  • 江宁布政使司

    清制每省设一布政使司,掌管全省财赋和属官。唯江苏省自乾隆二十五年(1760)后分设江宁、江苏二布政使司,江宁布政使司驻江宁府(治今南京市),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及海、通二直隶州。清制每省设一布

  • 大士阁

    俗称四牌楼。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山口镇南十二里永安村内。始建于宋,明洪武初重建,历有修葺,仍保持明代风格。为楼式亭阁,铁木穿斗结构、两阁两连,双檐、歇山顶。雄伟壮观。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芳溪馆

    在今四川仪陇县南。《舆地纪胜》卷188蓬州:芳溪馆,“元微之《感梦》诗云: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三十里有馆,有馆名芳溪”。在今四川省仪陇县南。唐元稹《感梦》诗:“十月初二日,我行蓬州西。三十里有馆,

  • 羊角水

    即今江西会昌县南湘水上源。 《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会昌县“湘水”条下:羊角水“在县南百二十里。旧名郎溪,东达武平县,南达程乡县,为县境噤喉。《志》云,羊角水又湘水上源也”。

  • 观珠塘墟

    亦名观珠圩。即今广东电白县东北观珠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观珠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观珠塘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北七十里”。

  • 交江县

    隋大业元年(605)置,属冲州。治所在今越南广南——岘港省境。三年(607)属林邑郡。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