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北都

北都

①西晋建兴元年(313),鲜卑拓跋猗卢筑盛乐城以为北都。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

②唐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因并州是武氏故里建为北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神龙元年(705)废。开元十一年(723)又因并州为唐高祖发祥地,复建为北都。天宝元年(742)改为北京。上元二年(761)停京号,次年又称北都。

③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四月升镇州为真定府,建号北都。在今河北正定县。同年十一月罢都。

④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十一月改西京太原府为北京,亦称北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沿至后晋、后汉不改。


(1)西晋建兴元年(313年)鲜卑拓跋猗卢筑盛乐城以为北都,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2)武周长寿元年(692年),因并州是武氏故里,建为北都,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一带。唐神龙元年(705年)罢。开元十一年(723年)又因并州为唐高祖的发祥地,升为太原府,建北都。天宝元年(742年)改称北京。上元二年(761年)停京号;次年又称北都。(3)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升镇州为真定府,建号北都,十一月罢都。(4)五代唐同光元年十一月,改西京太原府为北京,一称北都,沿至晋、汉不改。


猜你喜欢

  • 大同中屯卫

    明永乐初置,寄治今河北河间市城西。明建文四年(1402年)置,治今河北省河间市,属后军都督府。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裁入河间卫。

  • 木级坡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21清平县:木级坡在“县南五里。两木交生,如阶级然。夷苗恒出没于此,为戍守要地”。

  • 庙山镇

    即今浙江余姚市西北临山镇。本庙山寨。明洪武中置庙山巡司于此。洪武二十年 (1387) 改置临山卫。在山东省郯城县境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马站,人口 1860。以境内有庙山得

  • 八宝寺

    即今青海祁连县(八宝乡)。1939年于此置祁连设治局,1943年改为祁连县。

  • 崇文观

    三国魏置。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魏晋洛阳故城中。《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青龙四年 (236),“夏四月,置崇文观,征善属文者以充之”。三国魏青龙四年(236年)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魏、晋洛阳故城北。建

  • 札克达霍洛卡伦

    清光绪末置,属瑷珲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西北张地营子乡黑龙江西岸大新屯。后废。

  • 芦泉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芦泉“在东平州东北三十里。元行省尚书严实尝引水构亭为游观之所”。《清一统志·泰安府一》:芦泉山,“《府志》:相传唐尧陵在山之麓,今改祀濮州。左右峰峦拱峙,

  • 白蜡坎铺

    在今贵州遵义县西。《清一统志·遵义府》 “遵义底塘铺”条下:又有“白蜡坎铺”等, 皆戍守处。

  • 老关口

    在今重庆市西,接璧山县界。民国《巴县志》卷1:“西山由南北迤入县境者为老关口,界三县,旧为成渝孔道,重庆第一关。”

  • 便门

    ①指汉长安城的西安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马家寨南二里。《三辅黄图》 卷1: “长安城南出第三门曰西安门,北对未央宫,一曰便门,即平门也。”②指汉长安城的章城门。为长安城西面南头第一门。在今陕西西安市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