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山
即铜官山。今安徽铜陵市南铜官山矿区。《新唐书·地理志》 南陵县:“利国山有铜、有铁。”《元和志》卷28南陵县:利国山“在县西一百一十里,出铜,供梅根监”。
古山名。又称铜官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旧产铜供梅根监。南唐置利国场,后改铜官场。今废。
即铜官山。今安徽铜陵市南铜官山矿区。《新唐书·地理志》 南陵县:“利国山有铜、有铁。”《元和志》卷28南陵县:利国山“在县西一百一十里,出铜,供梅根监”。
古山名。又称铜官山。在今安徽省铜陵市南。旧产铜供梅根监。南唐置利国场,后改铜官场。今废。
在今山西祁县东南。《清一统志·太原府》:龙舟峪关“在祁县东南九十里,南通沁州,北通徐沟,两壁皆山,旁有胡甲水。旧有巡司,今裁”。
明弘治间降忻城县置,属庆远府。治所即今广西忻城县。1928年升为忻城县。
又称天宁寺木塔。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大街天宁寺内。始建于唐代。宋、金、明、清均曾修缮。寺内殿宇已毁,仅存此塔。高九层,平面呈八角形,为楼阁式砖木结构。根据地宫石函铭文和现存建筑风格,塔基为唐代所建,一至三
明置,即今甘肃山丹县东南花寨子乡。《皇明职方地图卷》中甘肃镇边图有花寨。
在今江西永新县西南三湾乡。1927年9月底,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队伍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进行了“三湾改编”,在团、营、连建立党组织,并建立士兵委员会,确定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和新型的官兵关系,从政治上、组织上奠
唐开成四年(839)置,为平原羁縻州治。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后废。
即今浙江江山市南十四里清湖镇。《方舆纪要》 卷93江山县: 清湖渡 “有清湖镇,为闽、浙要会。闽行者自此舍舟而陆,浙行者自此舍陆而舟矣”。清置巡司于此。(1)在浙江省江山市中部。面积67.2平方千米。
又名西乌珠穆沁旗。后金崇德六年(1641)置,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驻地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北。1914年划归察哈尔特别区,1928年属察哈尔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49年与乌珠穆沁左旗、
在今广东广州市。清阮元 《广东通志》 卷216“番禺故城” 引唐马总 《通历》: “周夷王八年,楚子熊渠伐扬越,自是南海事楚,有楚亭。” 清代在越秀山中山纪念碑旁建 “古之楚亭” 牌坊,以资纪念。
隋开皇十九年(599)置,属庸州。治所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大业初属巴东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务州治,贞观四年(630)改为思州治。天宝初为安夷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思州治。五代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