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冷泉亭

冷泉亭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元和末杭州刺史元建,初在泉池中央。白居易《冷泉亭记》:“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后为山洪冲毁,明万历中于岸上重建。

②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十里。唐李白有《冷泉亭》诗。


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区西飞来峰下灵隐寺前,依涧而建。唐白居易《冷泉亭记》:“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从此冷泉亭名闻天下。冷泉亭始建唐代,原在水中央。亭边还建有“虚白”、“候仙”、“观风”、“见山”四亭。白居易说此处是“五亭相望,如指一列”。明万历年间,移建于岸上,即今址,其他四亭被洪水冲垮。


猜你喜欢

  • 拉耳塘宗

    又作拉耳塘、拿塘、拉当。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那当。乾隆 《卫藏通志》 卷4: “扎什伦布转西至拉尔塘。”

  • 卜剌罕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境绰尔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绰尔河流域。隶奴儿干都司。后废。

  • 宁化镇

    ①北宋崇宁三年(1104)改宁化县置,属宁化军。即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八十八里宁化乡。金复为宁化县。②北宋置,属清河县。在今河北清河县(葛仙庄)西南。《宋史·河渠志三》:政和七年(1117),臣僚言:“恩

  • 泊湖

    在今安徽望江县西、太湖县南、宿松县北,为三县界湖。《方舆纪要》 卷26望江县: 泊湖在 “县西四十里。自宿松县界龙南诸湖及县四境之水,皆汇于此”。湖名。跨安徽省西南部宿松、太湖、望江三县境。《读史方舆

  • 左江镇

    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左江东岸杨美。《新唐书·西原蛮传》:长庆间,“黄(洞)贼更攻邕州,陷左江镇”。《元丰九域志》卷9:邕州宣化县有左江镇。

  • 乐川县

    北周置,属西疆郡。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境。隋属临洮郡。唐废。

  • 白音胡硕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白音胡硕镇。清初以来为科尔沁右翼中旗驻地。“白音胡硕”系蒙古语,白音意为“美丽富饶”,胡硕意为“山形似犁铧”。

  • 老龙埠头

    又名老隆埠。即今广东龙川县治老隆镇。《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龙川县:老龙埠头,“其地为水陆舟车之会,闽粤商贾辐辏于此,一邑要区也,万历中建城戍守”。清雍正十一年(1733)于此置老龙巡司。1949年

  • 卑南厅

    清光绪元年 (1875) 置,属台湾府。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东县。卑南为高山族村社名,厅以社为名。十三年 (1887) 改为台东州。清光绪元年(1875年)置,治今台湾省台东县西北卑南乡。属台湾府。辖境相

  • 福昌县

    唐武德二年 (619) 改宜阳县置,为熊州治。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元和志》 卷5: “取县西隋宫为名。” 开元初属河南府。五代唐改为福庆县。北宋复为福昌县。熙宁五年(1072) 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