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全椒县

全椒县

西汉置,属九江郡。治所即今安徽全椒县。三国魏废。西晋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废。隋大业初改滁水县复置全椒县,属江都郡。唐属滁州。明洪武初废。十三年(1380)复置,仍属滁州。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东部、滁河北岸。面积 1572 平方千米。人口45.4万。辖10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襄河镇。西汉置全椒县,治今襄河镇,属九江郡。三国吴废。西晋复置,属淮南郡。东晋废。南朝梁置北谯郡,治北谯县。东魏改为临滁郡。隋开皇初郡废,改县为滁水县。大业初复名全椒县,属江都郡。唐属滁州。明洪武初废入滁州,十三年(1380年)复置。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安徽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滁县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1956年改属蚌埠专区,1961年复属滁县专区(1971年改地区),1992年属滁州市。地处皖东丘陵西南部,江淮分水岭南侧。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主产稻、麦、棉花、豆类、芝麻等。为皖东粮、油、棉生产重点县之一。森林覆盖率14.5%,主要树种有槐、杉、柳、松等。有滁菊、柴胡、党参、龙胆草等药材。有大理石、重晶石、砂金、桐、盐等矿。有机械、化工、电子、玩具、造纸、制药、制革等厂。有合宁、全扬等主要公路干线。滁河、襄河可常年通航百吨驳船和客船,通过驷马山引江航道可直达长江。名胜古迹有唐建神山寺、明建国光楼和黄栗树水库等。建有吴敬梓纪念馆。


猜你喜欢

  • 安众塞

    在今山西朔州市北。《方舆纪要》卷44朔州:安众塞“在州北。唐会昌三年,回鹘乌介可汗犯塞,振武节度使刘沔与天德将石雄出云州,走马邑,抵安众塞,遇敌与战,败之”。

  • 说话石

    即今河北秦皇岛市西南北戴河海滨莲峰山南对语石。民国 《临榆县志》 卷5: “说话石在联峰山东,有双峰若人立相对语然”

  • 海门

    ①指长江入海处。《资治通鉴》: 五代梁贞明五年 (919),吴越王镠攻吴常州,徐温拒之,“陈璋以水军下海门出其后”,即此。②一作鳖子门。系春秋至明代的钱塘江入海口,在今浙江萧山市东北坎山镇与赭山镇之间

  • 亦奚不薛宣慰司

    元至元二十年(1283)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贵州大方县。至元二十九年(1292)属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隶湖广行省。元贞元年(1295)还属云南行省。后废。

  • 湫头山

    在今甘肃华亭县西北四十里。汭水北源出此。《清一统志·平凉府一》: 湫头山 “即朝那山。有朝那湫,潆洄五里”。

  • 乌兰布拉克

    即今内蒙古武川县西九十里西乌兰不浪乡。清光绪《皇朝中外一统舆图》: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西北有乌兰布拉克。

  • 溧洲

    即烈洲。在今江苏江宁县西南长江中。《晋书·桓冲传》: 太元年间,桓冲为荆州刺史,“谢安送至溧洲”。《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三十年 (453),武陵王骏讨太子劭,“军于溧洲”。皆此。又作冽洲。在今江苏

  • 将乐馆

    北宋置,在今福建将乐县西南白莲乡。元至元初改为白莲站,明初改为白莲驿。北宋置,即今福建省将乐县西南白莲。元至元初改白莲站。

  • 琯溪

    即今福建平和县驻地小溪镇。清置琯溪巡司。1936年设琯溪镇。1949年平和县迁治于此。

  • 太和街

    又名草皮街。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五十里振太乡(太和街)。民国时设县佐。傣语“太”为棉花,“和”为箐,意即箐边种过棉花。集镇名。(1)在云南省施甸县北部偏东、兰薄山西麓、小石桥水库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