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武县
唐武德 三年 (620) 置,属榆州。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南 三十二里魏城村。六年 (623)废。
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今山西省榆社县南魏城。属榆州。六年省。
唐武德 三年 (620) 置,属榆州。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南 三十二里魏城村。六年 (623)废。
古县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治今山西省榆社县南魏城。属榆州。六年省。
又作抱犊崮。即今山东枣庄市东北境之抱犊山。《南齐书·崔祖思传》: 建元三年(481),“淮北义民桓磊磈于抱犊固与虏战,大破之”。
亦作胶水江。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红河下游入海一段。《交趾总志》卷1:闷江“在胶水县,上接大黄江,下通海”。闷江入海处曰闷海口。《明史·张辅传》:永乐五年(1407),张辅军追黎季犛于“胶水县闷海口”。
①南朝宋改五城县置,属广汉郡。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二里。梁为伍城郡治。北周为玄武郡治。隋开皇三年(583)改为玄武县。②北齐改五城侨县置,为伍城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隋开皇六年(586)改为汲县
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南三十二里大际乡。明景泰三年(1452)置巡司于此。即今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南大漈乡。明景泰三年(1452年)置沐溪巡检司于此。
①西晋太康元年 (280) 置,属荆州。治所在作唐县 (今湖南安乡县北)。后移治江安县 (今湖北公安县)。南齐移治孱陵县 (今湖北公安县西)。陈废。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渝州置,治所在巴县(今四
古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今四川以西昌市为中心的安宁河流域。《史记·西南夷列传》:“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落。”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灭邛都夷,于其地置越嶲郡。
周赧王元年 (前314) 秦惠王置,治所在成都县 (今四川成都市)。《元和志》 卷31成都府: “以蜀山以为郡名。” 西汉辖境相当今四川松潘以南,北川、彭县、洪雅以西,峨边、石棉以北,邛崃山、大渡河以
又称湓浦、湓江。即今江西九江市西龙开河。源出江西瑞昌市西南青山,东流径县南至九江市西,北流入长江。《寰宇记》 卷 111江州德化县:湓浦水,“按 《郡国志》 云,有人于此处洗铜盆,忽水暴涨,乃失盆,遂
北宋靖康元年 (1126) 改唐天井关置,即今山西晋城市南三十里天井关。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改天井关置,在今山西省晋城市南太行山顶。地形险要,称为天设之险。元末又名平阳关。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白杨木河。清屠寄《黑龙江舆图说·呼兰厅》:“布雅密河即金史蒲卢买水,亦作婆卢买水……。源出察哈尔库山,西南流七十三里,径温家窝棚东,又东迤南十四里注松花江。”“布雅密,国语(满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