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余荫山房

余荫山房

又名余荫园。在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东北十八里南村镇。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由举人邬燕天为纪念其祖先余荫而建。布局奇巧。与顺德市清晖园、东莞市的可园、佛山市的十二石斋,同被誉为广东四大名园。


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距广州市区17千米。是清代粤中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举人邬燕天聘名工巧匠,吸收苏杭庭园建筑艺术所建。其东南侧与稍晚的瑜园紧邻,今已成为该园的一部分;另一侧则与潜居、善言两座祖祠紧贴相通,占地约2000平方米。以池苑与临水楼台馆舍相配合,小巧玲珑,含蓄幽邃。内有主体建筑四座,以游廊式拱桥把园内空间分隔成东西两半:西半部有石砌河池,池北有深柳堂,池南有临池别馆,建筑细部装饰玲珑精致;东半部则有八角池、玲珑水榭,掩映在绿阴池水之中;还有孔雀亭、来熏亭。园内亭、台、池、馆的分布,借助游廊、拱桥、花径、假山、围墙与绿阴如盖的高树穿插配置,虚实呼应,构成起伏曲折、回环幽深、隐小若大的庭园结构。门联所题“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描绘出这名园的一大特色。


猜你喜欢

  • 东营子

    在今辽宁营口市东北。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盖平县图:东北有东营。旧为外国租界,有英、德、日、瑞、俄、美、法、荷等国领事驻此。其西为西营子。

  • 奴儿干城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特林地方。明《辽东志》卷1:开元城东北“曰哈州、曰奴儿干城,皆渤海、辽、金所建”。元于此置东征元帅府,明置奴儿干都司。为元、明两代经营管理黑龙江流域及库页岛的

  • 青峒

    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青塘镇。《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南韶连镇设守备一员驻青峒。在今广东省英德市东北青塘。清时设兵驻防。

  • 白马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二十八里。取白马山为名。西晋属濮阳国。北魏天兴中为西兖州治,徙治滑台城(今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东魏为东郡治。隋开皇中为滑州治,大业初为东郡治。唐为滑州治。明洪武二年

  • 顺河集

    在今江苏宿迁市东七里。《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顺河集 “在宿迁县东中河东岸,南接仰化集,北达司吾镇,为往来孔道。本朝于此设有行殿,乾隆二十七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有 《御制顺河集行馆叠韵》 诗、《

  • 宜门千户所

    明置,属荆州卫。治所在今湖北荆门市北一百三十里。后改属承天卫。清废。

  • 柔远乡

    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治鹤溪镇。《方舆纪要》 卷94处州景宁县: “本青田之柔远乡,明初置沐溪巡司于此。景泰三年改置今县。”即今浙江省云和县东南鹤溪镇。明初于此置沐溪巡检司。景泰三年(1452年)置景

  • 有熊

    传说为黄帝都城。在今河南新郑市。《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集解》:徐广曰,“号有熊”。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水经·洧水注》 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云:“或言县故有熊氏之墟

  • 行郎山

    在今贵州独山县西南。明曹学佺《名胜志》:“山麓斗绝,山顶平坦,有蛮民二百余家居之,造梯以登。半崖下流泉涌出, 四时不涸。”《清一统志·都匀府》 引《独山州志》:“境内仲家苗,依山以居。”

  • 梅里

    又作梅李、蕃离。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南梅村。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筑城,自号句吴。故又称泰伯城。自泰伯至寿梦皆都于此。公元前560年诸樊迁都于吴 (今苏州市)。又作梅李、蕃里、泰伯城、吴城。在今江苏省无锡市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