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余干县

余干县

南朝宋改余汗县置,属鄱阳郡。治所即今江西余干县。隋开皇间属饶州,大业初属鄱阳郡。唐属饶州。元元贞元年(1295)升为余干州。明洪武初复为县,属饶州府。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


在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下游,西北濒鄱阳湖。属上饶市。面积 2326 平方千米。人口86.6万。辖7镇、21乡。县人民政府驻玉亭镇。春秋战国属吴、越、楚地。秦置余干县(一说西汉置县),因居余水(今信江)之涯得名,别名干越,治今县东北,属九江郡。西汉作余汗(音干),移治今址,属豫章郡。东汉建安十五年(210年)改属鄱阳郡。南朝宋复称余干县,齐又改余汗。隋先后属饶州、鄱阳郡,开皇九年(589年)复改余干。唐、宋属饶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州,隶饶州路。明初复降为余干县,隶饶州府。《汉书·地理志》豫章郡余汗县注:“应劭曰:汗音干。”《元和郡县志》饶州余干县:“县因余汗之水为名。”1912年属江西省,1914年属浔阳道,1927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先后属鄱阳、乐平、浮梁专区。1952年属上饶专区,1970年属上饶地区,2000年属上饶市。地处鄱阳湖平原,东南有少量低丘岗地,西北为鄱阳湖区,信江纵贯县境入鄱阳湖。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大豆、油菜籽、芝麻等,为全国商品粮、商品鱼、外贸出口优质米和水禽生产基地县,省芝麻生产重点县。特产银鱼、芡实、白莲等。有沙金、煤、瓷土、石英等矿。工业有采矿、机械、建材、陶瓷、制革、纺织、食品、粮油加工等。有206国道和余株、黄东、南峡、余瑞等公路,信江航道经鄱阳湖入长江。名胜古迹有东山岭、市湖、小石山摩崖石刻、明忠臣庙等。


猜你喜欢

  • 吴堡县

    金正大三年(1226)升吴堡砦置,属葭州。治所即今陕西吴堡县东北吴堡城。清乾隆元年(1736)改属绥德州。1914年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6年迁治宋家川(今吴堡县)。在陕西省东北部

  • 石家堡

    ①明置,属义州卫。在今辽宁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37义州卫:石家堡“在卫西南。其相近者曰八塔山堡”。②北宋元丰四年(1081)置,属诚州。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三十里。后属靖州。北宋元丰四年(

  • 曲界市

    即今广东徐闻县东北曲界镇。清宣统《徐闻县志》卷1:“武安市即曲界市,县东八十里。宁海司驻此。”

  • 金牌水

    在今湖南浏阳市东。《方舆纪要》 卷80浏阳县 “龙津水” 条下: 金牌水 “在县东五里。出道吾山东麓,流经此,折而西,经县南一里,入于浏水”。

  • 清颍驿

    在今河南禹州市东。《方舆纪要》 卷47禹州: “清颍古驿在州城东。”

  • 临泷寺

    在今广东乐昌县北。唐韩愈有 《题临泷寺》 诗。在今广东省乐昌市北泷水岸上。唐韩愈有《题临泷寺》诗。

  • 绥兰道

    1914年依旧绥兰海道的呼兰、绥化、海伦、巴彦、兰西、木兰、庆城、汤原、通河等县、龙门镇设治局及铁山包、东兴镇二协领所辖地区置,属黑龙江省。治绥化县 (今黑龙江绥化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通肯河、呼兰

  • 无为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析庐江、巢二县地置,为无为军治。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方舆胜览》卷48无为军:“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因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元为无为州治。明洪武初省入无为州。1912年废州为县

  • 烟台 (臺) 煤矿

    在今辽宁灯塔县东南铧子镇北山。矿区包括华子岭、尾明山、华家洼、田家沟、张家沟、大榆沟、盘道岭、尖山子、老虎岭、磨箕山(亦称磨脐山) 等十矿。绵亘二三十里。清乾、嘉间有商人申请开采。光绪二十六年 (19

  • 火发岭

    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火发岭在府东北三十里。两山夹峙,形势崇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