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仁义镇

仁义镇

清置,属灵石县。在今山西灵石县南二十五里仁义村。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巡司驻此。


(1)在湖南省桂阳县中部。面积135.6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仁义圩,人口 4960。清初,大塘、圳头、白云等村联合在此设圩场,取名仁义圩,故名。1949年属桂阳县一区,1956年设仁义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仁义圩公社,1983年复仁义乡,1993年置镇。主产稻,并产烤烟、大豆、柑橘、花生。矿产有金、银、铅、锌、铁、锰等。有机砖厂、食品加工厂、大坊金矿和农场、渔场。衡桂公路经此。境内有古建筑永济桥和高峰塔。(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南部。面积308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独岗,人口850。以仁礼、信义两村名各取一字得名。1950年为信都县二区,1951年划归贺县。1958年设红旗公社,1960年改仁义公社,1963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9年置镇。产稻、甘蔗、花生、西瓜、龙眼、竹木、八角、玉桂等。有水泥、陶瓷、木器、盒片、农具等厂。为农贸集市。207国道经此。(3)在重庆市荣昌县西北部。面积7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仁义场,人口 3200。明代建场,传明末义军张献忠部经此,秋毫无犯,称仁义之师,故名仁义场。1933年置镇。1953年分建仁义、黄泥、柏林三乡。1956年柏林并入建仁义公社。1984年复仁义乡。1993年仁北、永林二乡并入建镇。2001年保安乡并入。产稻、小麦、玉米、甘薯及油菜籽。有缫丝、农副产品加工等厂。附近为县水稻主产区。荣内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武阳堰

    在今湖北郧县西。《方舆纪要》 卷79郧阳府郧县: 武阳堰在 “府西五十五里有武阳洞,悬崖深邃,水出其中,堰以溉田,为利甚博”。

  • 沛公垒

    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北。《方舆纪要》卷51汝州:沛公垒“在州东北大刘山南。汉高入关时驻此。世祖西征,亦尝驻焉。故山有大刘、小刘之称”。

  • 箐冈

    在今贵州瓮安县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征播之役,贵州兵蔡兆吉自乾坪抵箐冈,即此。在今贵州省瓮安县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贵州兵蔡兆吉自乾坪抵箐冈,即此。

  • 岢岚军

    唐长安三年 (703) 置,治所在岚谷县(今山西岢岚县)。景龙中废。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 复置,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县地。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岢岚州。武周长安中置,治今山西省岢岚县。因

  • 罗西塘水

    即今广西乐业县东北逻西河。《清史稿·地理志》 凌云县: “红水江为县北界……右受白朗塘、罗西塘水。”

  • 浦南

    即今福建漳州市北浦南镇。清有把总驻此。

  • 山国

    一名墨山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在今新疆和硕县东北、托克逊县南库鲁克山北麓破城子一带。《汉书·西域传》:山国“山出铁,民山居,寄田籴谷于焉耆、危须”。《后汉书·西域传》:“(班)乃立焉耆左

  • 蓬关陂

    在今山东聊城市北。《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十一年 (386),吴深据清河以叛,慕容垂攻拔其垒。深单马走,“垂进屯聊城之蓬关陂”,即此。

  • 杨家湖

    ①即古大沼。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洧川镇西北三里。《清一统志·开封府一》 引《县志》:“大沼纵广百余顷,今名为杨家湖。”②在今河南宝丰县东。《方舆纪要》卷51宝丰县“汝水”条:“县东有湖,阔二十里,即汝水

  • 便河

    ①一名白河。在今湖北天门市南。《方舆纪要》 卷77景陵县: 便河 “在县南三十里。元时郡守白景谅以自县至郡,水道迂远,乃开此河,民以为便。时掘土得石,有文曰白公沟。亦名白河”。②在今湖北石首市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