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齐县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三国志·魏书·张恭传》: 黄初元年 (220),“恭即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乾齐二县”。晋改属敦煌郡。北魏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属酒泉郡。王莽时改测虏县。东汉复为乾齐县。晋属敦煌郡。北魏时废。三国魏黄初初,张恭攻酒泉乾齐县,即此。
西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西北玉门镇附近。《三国志·魏书·张恭传》: 黄初元年 (220),“恭即遣从弟华攻酒泉沙头、乾齐二县”。晋改属敦煌郡。北魏废。
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玉门市西北。属酒泉郡。王莽时改测虏县。东汉复为乾齐县。晋属敦煌郡。北魏时废。三国魏黄初初,张恭攻酒泉乾齐县,即此。
①在今浙江湖州市西南。《寰宇记》 卷94乌程县: “黄蘖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梁光禄卿江淹赋诗之所。”②在今浙江义乌市北。《方舆纪要》 卷93义乌县: 黄蘖山在 “县北二十里。本名黄栌尖,后改今名”。③
明置,属盖州卫。即今辽宁盖州市东上哈塔。明《辽东志》卷1《盖州卫图》:卫东有上哈塔墩。
元至元十二年(1275)置师宗千户,二十七年(1290)改师宗州,属广西路。治所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六里城子山麓。明属广西府,万历二十八年(1600)迁治今师宗县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降为县。元
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治所在重庆府(今四川重庆市)。辖重庆、夔州、绥定三府,忠、酉阳两直隶州,石砫直隶厅,相当今四川万源、达川、武胜、铜梁、江津以东地区。(1)清代四川省五分巡道之一。康熙八年(16
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北三十里。《隋书·地理志》:河东郡桑泉县有“三嶷山”。《寰宇记》卷46临晋县:三嶷山“三山鼎足,因名”。古山名。即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北大嶷山、小嶷山。《太平寰宇记》:其山“三山鼎足,因名
唐置,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十五里浍山。《新唐书·地理志》: 绛州翼城县有 “翔皋钱坊”。
清置,属宁化县。即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泉上镇。清时有县丞驻此。
在今西藏巴青县东北江绵附近。为藏北三十九族之一。见清乾隆 《西藏志 ·外番》。
在今浙江奉化市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 鲒埼山在 “县南五十里”。以近汉鲒埼亭而名。
南宋嘉熙四年(1240),为抗蒙元筑,在今四川合江县西五里安乐山上。《元史·旦只儿传》:至元七年(1270),“进至安乐山,复败宋军”。即此。元废。今山城遗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