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
元初置临安广西道宣抚司,至顺二年 (1331) 升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属云南行省。于建水州 (即今云南建水县) 置司。领临安路、广西路、元江路及和泥路、彻里路。辖境约当今云南师宗、弥勒、通海、新平诸县以南的广大地区。明初废。
元置,治建水州(今云南建水县)。属云南行省。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师宗、泸西、弥勒、通海、元江、墨江、普洱、勐海等县以东以南地区及老挝、越南二国北部一小部分地区。明初废。
元初置临安广西道宣抚司,至顺二年 (1331) 升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兼管军万户府,属云南行省。于建水州 (即今云南建水县) 置司。领临安路、广西路、元江路及和泥路、彻里路。辖境约当今云南师宗、弥勒、通海、新平诸县以南的广大地区。明初废。
元置,治建水州(今云南建水县)。属云南行省。辖境相当今云南省师宗、泸西、弥勒、通海、元江、墨江、普洱、勐海等县以东以南地区及老挝、越南二国北部一小部分地区。明初废。
在今江西黎川县北。《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凤池驿“在县北。宋淳祐元年建,元末废”。
①在今福建福州市北七十里。山之坳有凤池,广三、四亩。相传有五色鸟常浴于此,意其为凤,故名。《十国纪年》:“闽王葬夫人任氏于闽县凤池山。”即此。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北白石乡和杉岭乡交界处。清
即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石经山。《寰宇记》卷70范阳县:“白带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清雍正《畿辅通志》卷17引《隋图经》:“智泉寺僧静琬见白带山有石室,遂发心书经十二部,刊石为碑。”即此。
在今河南新郑市东北。《晋书·桓温传》:东晋太和四年 (369), 温率师北伐, 慕容 “将慕容垂、傅末波等率众八万距温,战于林渚。温击破之,遂至枋头”。即故棐城。在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北。
西魏废帝三年(554)置,属光迁国。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北周保定二年(562)改为永清县。古县名。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析房陵县置,治今湖北省保康县西。属光迁国。北周保定二年(562年)改永清县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广西府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泸西县。辖境约当今云南泸西、弥勒、师宗、丘北等县地。1913年废为广西县。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广西府置,治今云南省泸西县。直隶云
即今江西上犹县西北营前镇。清时有县丞驻此。(1)在福建省长乐市西部、闽江下游南岸。面积35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营前,人口1.2万。原名瀛洲,传明戚继光于此扎营抗倭,故名。1958年设营
在今湖南祁东县东二十里。《明史·地理志》 永州府祁阳县: “东北有湘江市巡检司,后移于县东北之排山。” 即此。《方舆纪要》 卷81祁阳县“白水市” 条下: “ 《会典》: 县有排山驿。嘉靖十七年,以道
一名紫金堆。在今四川泸州市东长江中。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江阳县 “江中有大阙、小阙,季春黄龙堆没,阙即平”。《方舆纪要》卷72泸州: 泸江,“ 《志》 云: 泸江中有大石阙,亦曰黄龙堆,春
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四十里永清镇。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永清场“即流湖场,在治东南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