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洲桥

中洲桥

一名江南桥。即今福建福州市中洲与南台岛间的中洲桥。明王应山《闽都记》卷14:江南桥“在盐仓前,俗呼中洲桥, 又名小桥,与万寿桥接,其长减万寿之半”。《清一统志·福州府二》:中洲桥“在闽县万寿桥之南, 又名江南桥。本朝乾隆十六年因旧址甃石为梁,长四百四十尺,广三十八尺。邑人何际逑等捐修,巡抚潘思榘为之记”。


又名江南桥、小桥、仓前桥。在今福建省福州市中洲与南台岛间。明王应山《闽都记》:江南桥“在盐仓前。俗呼中洲桥,又名小桥,与万寿桥接,其长减万寿之半”。《大清一统志》:中洲桥“在闽县万寿桥之南,又名江南桥。本朝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旧址甃石为梁,长四百四十尺,广三十八尺”。


猜你喜欢

  • 董部

    指宋代居住于今四川金阳县至宜宾县间金沙江北岸地区之少数族部落。《宋史·蛮夷传四》: “董蛮在马湖江右,僰侯国也。唐羁縻驯、骋、浪、商四州之地。其酋董氏,宋初有董春惜者贡马,自称 ‘马湖路三十七部落都王

  • 复 (復) 州卫

    明洪武十四年 (1381) 于故复州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复州城 (今辽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城镇)。清初废。

  • 阅马厂

    又称演武厅。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南麓。原为清军马队操练之处。咸丰三年 (1853) 太平军曾在此搭台演说。1911 年 10 月 10 日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设此。“五四” 运动以来,这里更成为群众举

  • 朱孙集

    一名朱家集。简称朱集。即今河南商丘市市区。清光绪《商丘县志》卷1《市集》:“东北面有朱孙集,离城十五里。”1948年置朱集市。1951年并入商丘市,商丘市由商丘县城关镇迁此。

  • 吴大岭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九十里。《清一统志·汝州直隶州》:吴大岭“亦名没大岭,沙河所出,即滍水也”。

  • 万胜堆

    又名龟胜山。在今四川德阳市北二十里。《新唐书·高崇文传》:元和元年(806)攻刘辟,大战鹿头山,“明日,战万胜堆,堆直鹿头左,使骁将高霞寓鼓之,士扳缘上,矢石如雨,募死士夺而有之,尽杀戍者,焚其栅,下

  • 立山

    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08苍梧县:立山“东临大江, 山坂平衍,西极险阨,有径通藤县。山下有三公坡。成化初,督臣韩雍集大僚讲武于此,因名”。

  • 幕阜山

    一名天岳山。在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境,东北一西南走向。主峰幕阜山海拔1596米,位于湖南平江县东北境。《寰宇记》 卷106洪州分宁县: 幕阜山 “在县西二百九十里,高一千余丈,周回一百二十里。按,

  • 乌斯藏

    即乌思藏。元、明两代对西藏前后藏的称谓。即“乌思藏”。

  • 枫港

    在今台湾省屏东县东南,恒春半岛西部。《清史稿·地理志》 台南府: “枫港” 等 “并在恒春县北,西流入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