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多城

东多城

在今山西孝义县北二十里。《魏书·地形志》 显州真君郡:“天平中置,治东多城。”


在今山西省孝义市北。北魏天平中置真君郡治此。


猜你喜欢

  • 颍阳镇

    北宋庆历三年 (1043)废颍阳县置,即今河南登封市西南颍阳镇。四年 (1044) 复为颍阳县。熙宁二年 (1069) 废县为镇。元祐二年 (1087) 复为县。金又废县为镇。(1)在河南省登封市西部

  • 昔董

    即今缅甸密支那以东之昔董。清代属腾越州止那隘抚夷。光绪 《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止那隘抚夷 “北至昔董喇拿一百里野夷界”。

  • 金岭

    又名金山、金娑岭、金莎岭、金沙岭。即今新疆天山东支博格达山。《新唐书·契苾何力传》:永徽中,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叛,“寇庭州,陷金岭”。《宋史·高昌国传》 引王延德 《高昌行纪》: “历交河州,凡六日,至

  • 安定卫

    明洪武八年(1375)置,属西宁卫,为羁縻卫。治所在撒里畏兀(今甘肃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南)。永乐四年(1406)迁治昔儿丁(今青海茫崖行政委员会花土沟镇东北冷湖镇东北)。《明史·西域二》 安定卫:“

  • 龙耆

    一名龙夷。即今青海海晏县(三角城)。《后汉书·西羌传》:和帝时“拜(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将徙士屯龙耆”。即此。又作龙夷(《水经注·河水》)、龙支(《后汉书·西羌传》李贤注)。在今青海省海晏县。西汉元

  • 冬桃隘

    在今江西全南县西南冬桃岭上。《清一统志·赣州府二》:冬桃隘“在龙南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冬桃岭上。路通连平、翁源、始兴。明万历中置营堡。崇祯初,移下历巡司驻此。本朝顺治初裁”。在今江西省全南县西南。明末移下

  • 玉京山

    ①一名上京山。在今江西星子县西七里鄱阳湖滨。晋陶潜《还旧居诗》:“畴昔家玉京”,指此。《清一统志·南康府一》:玉京山“一峰最秀,其东西云山烟水数百里,浩渺萦带, 皆列于几席间。”②又名玉清山。在今四川

  • 乌海

    ①亦作卜海。即今吉林德惠市南布海镇。清光绪《吉林全省地舆图》长宁县西南有乌海。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德惠县:“县属双庙子在乌海驿东北十二里。”东清铁路支线有卜海站。②一名七乌海。即今青海玛多县

  • 重华场

    即今四川江油市东北重华镇 (重华堰)。魏源 《圣武记》 卷9: 清嘉庆五年 (1800),白莲教义军驻此,清将德楞泰进攻 “重华堰”。即此。

  • 春谷 (穀) 岭

    又名覆釜山。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二十五里寨山。《太平御览》 卷756引 《晋中兴书》云: “成帝咸和元年,宣城春谷山崩,得古鼎,重三百斤,容可三斛余”,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