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帕
即今云南福贡县治上帕镇。1916年于此设上帕行政区。1932年改康乐设治局。1935年改福贡设治局。1949年改福贡县。
即今云南福贡县治上帕镇。1916年于此设上帕行政区。1932年改康乐设治局。1935年改福贡设治局。1949年改福贡县。
在今云南大理市(下关)北二十六里,大理旧城南门内正街。清咸丰六年(1856)杜文秀起义军攻占古城大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大理政权,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 在周围新筑土城, 称为
唐天宝元年(742)改翼针县置,为临翼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较场乡。乾元元年(758)复为翼州治。后没入吐蕃。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以翼针县改名,治今四川省茂县西北校场坝北。为临翼郡治。乾
清乾隆九年(1744)置,属西宁府。治所在摆羊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巴燕戎格厅“其地番回杂居,水草丰美,可垦荒地四十余里。九年增设通判分驻”。1913年改为巴戎县。
又称阿鲁司。1949年置镇,属凤庆县。即今云南凤庆县东北百七十里鲁史镇。在云南省凤庆县北部。面积193.4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鲁史,人口3580。明建圩。清设阿鲁巡检司。阿鲁,彝语意为“小
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黄岭村。《资治通鉴》: 唐中和三年 (883),“刘汉宏分兵屯黄岭、岩下、贞女三镇,钱镠将八都兵自富春击之,破黄岭”。即此。《方舆纪要》 卷92萧山县: 黄岭镇 “在县西南四十八里之
西魏置,治所在洞川郡钟离县 (今河南唐河县东南)。北周废。
明洪武二年 (1369) 置,属中都留守司。治所在今安徽凤阳县西南二十营乡南。清废。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在今安徽省凤阳县西南。清废。
今越南西北部红河、明江、黑水河等之合称。元黎崱《安南志略》卷1:“三带江,归化江水自云南,宣化江水自特磨道,陀水自撞龙,因名焉。”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注入巴尔喀什湖。《清一统志·伊犁》:伊犁河“古曰伊列河,亦曰伊丽河,又曰帝帝河,即今伊犁河也。东源为空格斯河,西南源为特克斯河,东北源为哈什河,合而西流,
明宣德三年(1428)置,属东乡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明宣德三年(1428年)置,治今湖北省宣恩县东南。属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清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