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三溪

三溪

①即今浙江嵊县西四十二里镇基乡驻地三溪村。《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裘甫“设伏于三溪之南,而陈于三溪之北”。即此。

②在今福建长乐市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旧志》:“福清县诸溪,汇于破石潭,分流为三如鼎足,亦名鼎溪。历四十里,转由东山港入海。”

③即大溪。今福建泰宁县南之泰宁溪。《清一统志·邵武府》:大溪“在泰宁县南。源出邵武县官尖峰麓,亦曰三溪。西流入县界,合龙湖东西两溪之水,又西合交溪、梅林、朱口、福山诸溪,又西合龙门溪、长兴溪,又西合三溪、黄溪,至县东一里,潴为何潭。又西经县西南三十里梅口,与建溪之绥江合,为双溪渡。复折而东南,经县南四十里,为青洲渡。又东南合将乐县界竹洲溪,而为延平西溪之上源”。

④在今福建建宁县东北。《舆地广记》卷34邵武军建宁县有“三溪”。《清一统志·邵武府》:三溪“在建宁县东北。一曰永城溪,与周平溪合,经横田口,又合楚溪支涧水入大溪”。

⑤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元和志》卷30三溪县:以僰溪、东溪、葛溪三溪合流因名。《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三溪,“《寰宇记》:唐正观置县,以此名”。《方舆纪要》卷69綦江县:三溪“在县南,流合綦江。有三溪渡。杨应龙作乱时,以此为播界。应龙陷綦江,退屯三溪。即此”。


(1)古水名。(1)即今浙江省曹娥江上源剡溪、澄潭溪、新昌溪嵊州市汇合后的合称。《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年),裘甫军“设伏于三溪之南,而陈于三溪之北”,唐军大败,即此。(2)在今重庆市綦江县东南有三条溪流合綦江。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播州土司杨应龙陷綦江,以三溪等为播界,即此。(2)即今安徽省旌德县西北抱麟溪、陶环溪、丰溪的合称。


猜你喜欢

  • 翁溪

    亦作翁水。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之波罗河。《水经·洭水注》: “洭水东南,左合翁水。水出东北利山湖,湖水广圆五里,洁逾凡水。西南流注于洭,谓之翁水口。” 《舆地纪胜》 卷95英德府: 翁溪 “在浛光县西四

  • 苻关

    亦名笮关。即今四川合江县。《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武帝建元六年 (前135),“拜(唐) 蒙以郎中将,将千人,食重万余人,从巴苻关入,遂见夜郎侯多同”。即此。

  • 路程州

    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田林县西北潞城瑶族乡。元改路城州。明初废。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西北潞城。属邕州所领羁縻州。元改为路城州。

  • 城冈墟

    即今江西兴国县东北九十里城冈乡。明嘉靖 《赣州府志》 卷5: 兴国县在城冈市。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9: 兴国县东北 “石浒头又七里至城冈墟,自此东北行五里至壕头隘,系吉安府永丰县界”。

  • 阿术河

    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境之阿母河。《明史·西域传》:迭里迷“在撒马儿罕西南……城在阿术河东,多鱼。河东地隶撒马儿罕”。

  • 广东都卫

    明洪武四年(1371)置,治所在广州府(今广东广州市)。八年(1375)改为广东都指挥使司。

  • 朱泾镇

    即洙泾镇。今上海市金山县治。在上海市金山区西北部。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朱泾,人口3万。以河得名。旧作洙泾,一名朱溪。宋、元时置大盈务。明初于此置泖桥巡检司及税课局。清乾隆二十四

  • 卑水

    即今四川美姑县境美姑河。《水经·若水注》: 马湖江 “又左合卑水,水出卑水县而东流,注入马湖江”。

  • 角昂札萨克旗

    即土尔扈特南后旗。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北清沟河源一带,后迁今青海海晏县西北、祁连县东南。

  • 彭阳堡

    金改彭阳城置,属镇戎州。即今宁夏彭阳县。明置清平监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