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虎林河

七虎林河

又称锡布克里河。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北。源出虎林县西,东北流入乌苏哩江。《清史稿·地理志》 虎林厅:乌苏里江“又北纳七虎林河”。


乌苏里江支流。清代称稀忽林河,后转音为今名。七虎林,满语意为“沙鸥”。源出黑龙江省东部虎林市境内的完达山西麓,东南流折向东北横贯县境中部,在虎头镇北部汇入乌苏里江。长262千米,宽15~20米,流域面积 2926 平方千米。沿岸为省重要农垦区之一。盛产鲤、鲫、大马哈鱼和鳇鱼等鱼类。


猜你喜欢

  • 涵江司

    在今福建莆田市东北涵江镇。清顺治年间移嵌头司驻此。

  • 黄喜冲 (衝)

    在今辽宁绥中县西。《方舆纪要》卷37广宁前屯卫: 黄喜冲在 “卫东北三十里。又东北四十里为塔儿冲”。

  • 柏谷山

    在今山西长治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42潞安府长治县: 柏谷山在 “府东北十三里。山多柏树,一名百谷山。俗传农尝谷处,有百谷泉。《志》云: 岩壑绝胜,与太行、王屋相连”。古山名。在今山西省长治县西,与

  • 定淮门

    明南京城门名。在清凉门西北。因面临秦淮河而得名。即今江苏南京城西北定淮门。20世纪50年代城门被拆除。

  • 大安水

    在今陕西勉县西。《方舆纪要》卷56沔县:大安水“在县西九十里。源出普明山,又东南流,经废大安城西,而入于汉江”。

  • 白漠

    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王子旗、察哈尔右翼后旗北部一带。《魏书·太祖纪》:登国五年(390),“冬十月,迁云中,讨高车豆陈部于狼山,破之。……(十二月)帝还次白漠”。《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

  • 大奠堡

    一作大佃堡。明万历六年(1578)置,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坦甸城。《方舆纪要》卷37辽东都司“长奠堡”条下:“大佃堡在宽佃东南三十里。”

  • 雒檐湖

    即迎檐湖。又作额檐湖、頟檐湖。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南齐书·高帝纪》: 南朝宋升明元年 (477),刘秉等谋杀萧道成,“众军攻石头,斩(袁) 粲,刘秉走雒檐湖”。《宋书·刘秉传》、《南史·齐高帝纪》

  • 高平集

    即今河南滑县东南高平镇。民国 《重修滑县志》 卷6: “高平集,距城六十里。”

  • 汤池山

    ①在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庞家堡区。《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天德山”条下载:“又有汤池山,在司东六十里,温泉出焉。辽置梨园于山下。”《辽史·圣宗纪三》:统和六年(988),“幸黎园温汤”。即此。②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