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鹤鸣

鹤鸣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皋,泽也,言身隐而名著也。”郑玄笺:“泽中水溢出所为坎,自外数至九,喻深远也。鹤在中鸣焉,而野闻其鸣声……喻贤者虽隐居,人咸知之。”后因以“鹤鸣”指贤者隐居之义。《后汉书.杨震传》:“今野无《鹤鸣》之叹,朝无《小明》之悔。”唐钱起《秋霖曲》:“鹤鸣蛙跃正及时,豹隐兰凋亦可悲。”

韩非子.十过》:“平公曰:‘寡人之所好者,音也,愿试听之。’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一奏之,有玄鹤二八,道南方来,集于郎门之垝;再奏之而列;三奏之,延颈而鸣,舒翼而舞。”后因以“鹤鸣”赞扬琴声优美动听。元 鲜于必仁《折桂令.琴》曲:“拂瑶琴弹到鹤鸣,自谓防心,谁识高情?”


【词语鹤鸣】   汉语词典:鹤鸣

猜你喜欢

  • 修禊饮

    源见“兰亭会”。指古俗农历三月上旬巳日到水边洗濯,以驱除不祥,并饮酒嬉游的活动。宋柳永《如鱼水》词之一:“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紫薇郎,修禊饮,且乐仙乡。”

  • 泣楚玉

    同“泣玉”。唐孟郊《鸦路溪行呈陆中丞》诗:“应怜泣楚玉,弃置如尘泥。”

  • 仙尉

    源见“吴市隐”。汉梅福的美称。前蜀韦庄《南昌晚眺》诗:“南昌城郭枕江烟,章水悠悠浪拍天。芳草绿遮仙尉宅,落霞红衬贾人船。”亦为县尉的誉称。唐李白《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诗:“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 智欲圆而行欲方

    智虑要圆通灵活,行为要方正严格。《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又:“智欲圆者,环复转运,终始无端,旁流四达,渊泉不竭,万物并兴,莫不响应也。行欲方者,直立而不挠,素

  • 六尺之托

    源见“六尺之孤”。谓受遗命辅佐幼主。《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六尺之托,临大节而不挠。”偏正 受抚育未成年国君的嘱托。《后汉书·明帝纪》:“并可以受~,临大节而不挠。”△用于幼主。【词语六尺之托】

  • 三年旱

    源见“东海孝妇”。谓冤极感天。唐 王巨仁《愤怨诗》:“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愁五月霜。”【词语三年旱】   汉语大词典:三年旱

  • 鹊梁

    同“鹊桥”。清周亮工《己丑佟怀东斋中分得麻姑降蔡经家》诗:“未能控鹤分麟脯,顾见牵牛渡鹊梁。”【词语鹊梁】   汉语大词典:鹊梁

  •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凡人:平常人,一般人。貌相:从人的外貌上去判断、辨识。 辨识一个人,不能光看外貌;人的内在涵蕴很深,就像海水那样不可能用升斗去测量。语出元.无名氏《小尉迟》二折:“老将军,古语有云:‘凡人不可貌相,

  • 湘妃泪

    源见“湘妃竹”。表示相思悲伤之情。唐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诗:“楚客肠欲断,湘妃泪斑斑。”唐温庭筠《瑟瑟钗》诗:“只应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 山长水远

    指道路阻远。唐代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谩夸书剑无归处,水远山长步步愁。”又喻地势灵秀。《明一统志》谓常州府形胜,“山长水远,气秀地灵。”并列 山绵长,水遥远。①形容路途遥远,或远而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