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鲁酒围邯郸

鲁酒围邯郸

同“鲁酒薄而邯郸围”。宋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题壁》诗:“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


【典源】《庄子·胠箧》:“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唐·陆德明释文:“楚宣王朝诸侯,鲁恭公后至而酒薄,宣王怒,欲辱之。恭公不受命,乃曰:‘我周公之胤,长于诸侯,行天子礼乐,勋在周室。我送酒已失礼,方责其薄,无乃太甚!’遂不辞而还。宣王怒,乃发兵与齐攻鲁。梁惠王常欲击赵,而畏楚救。楚以鲁为事,故梁得围邯郸。言事相由也,亦是感应。”“许慎注《淮南》云: 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酒薄,故围邯郸也。”《淮南子·缪称训》:“故传曰: 鲁酒薄而邯郸围,羊羹不斟而宋国危。”

【今译】《庄子》 中讲,因为鲁酒是薄酒而赵国邯郸遭围困,因为圣人出世而大盗也出现。传说战国时楚宣王势大,使诸侯去朝见他,鲁恭公来得晚而且送的酒很薄,宣王发怒,想侮辱恭公。恭公不听,说:“我是周公的后代,在诸侯中为长,用天子的礼乐,在周王室是有功勋的。我送酒已经屈尊降礼,还要责备我酒薄,不太过分了吗?”于是不告辞便回去了。宣王大怒,于是与齐国联合发兵攻鲁。魏惠王本来常想攻打赵国,因害怕楚国来救未敢出兵。楚国这次与鲁国交战,无暇他顾,因此魏国得以发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另有一说,与之有异。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因受某些原因牵连而受害; 或用以借指薄酒。

【典形】 鲁薄、鲁酒、鲁酒薄、鲁酒怕旁围、鲁酒围邯郸。

【示例】

〔鲁薄〕 宋·陆游《冬初薄霜病躯益健》:“斗酒敢言嫌鲁薄,杯羹聊得学吴酸。”

〔鲁酒〕 唐·白居易《杂感》:“鲁酒薄如水,邯郸开战场。”

〔鲁酒薄〕 北周·庾信《和张侍中述怀》:“操乐楚琴悲,忘忧鲁酒薄。”

〔鲁酒怕旁围〕 唐·杜牧《新转南曹未叙朝散》:“宋株聊自守,鲁酒怕旁围。”

〔鲁酒围邯郸〕 宋·黄庭坚《观秘阁苏子美》:“鲁酒围邯郸,老龟祸枯桑。”


猜你喜欢

  • 三足

    同“三足乌”。唐柳宗元《跂乌词》诗:“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词语三足】   汉语大词典:三足

  • 紫豉羹吴莼

    源见“千里莼羹”。指乡土特产美味。元周权《次韵徐景瑞席上》:“且安粗粝槃涧滨,未厌紫豉羹吴莼。”

  • 詹詹炎炎

    《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词费也。”后以“詹詹炎炎”形容喋喋不休之状。朱执信《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然方言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则不得不

  • 南史不曲笔

    《左传.襄公二五年》:“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齐将崔杼和太监贾举合谋杀死齐庄公。太史在竹简上记载说‘

  • 猿鹤虫沙

    《太平御览》卷九一六引《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抱朴子》晋人葛洪撰,今本“释滞”篇中关于这件事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为沙。”这是

  • 吓蛮书

    元.王伯成《李白贬夜郎》杂剧第一折〔寄生草〕:“那里是樽前误草吓蛮书,便是我醉中纳了风魔状。”元杂剧和元散曲中,常用李白醉写吓蛮书事,但其事史书不载,唐代笔记中也不见,恐是金、元时传说。至明代《警世通

  • 兴亡继绝

    同“兴灭继绝”。《南史.宋纪上》:“兴亡继绝,俾昏作明,元勋至德,朕实攸赖。”见“兴灭继绝”。唐·刘知几《史通·模拟》:“狄灭二国,君死城屠。齐桓行霸,~。”【词语兴亡继绝】  成语:兴亡继绝汉语大词

  • 柯烂忘归

    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信安郡 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因以

  • 要先茅之田

    求封赏的意思。先茅:县名,晋襄公封赏胥臣的地方。《文选.陆机.演连珠》:“禽息碎首,岂要先茅之田。”李善注引《左传》曰:“襄公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却缺,子之功也。’”胥臣:旧时在官府中办

  • 玉碎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又《南史.王僧达传》:“大丈夫宁当玉碎,安可以没没(无声无息,无所作为)求活!”玉碎,是一个比喻,玉价高贵,玉质坚硬,捶击即碎,喻指人品高贵,性格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