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马耳春风

马耳春风

同“马耳东风”。金元好问《谷圣灯》诗:“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马耳春风前。”


见“耳边风”。金·元好问《谷圣灯》:“纷纷世议何足道,尽付~前。”


【词语马耳春风】  成语:马耳春风汉语词典:马耳春风

猜你喜欢

  • 梁鸿五噫

    东汉隐士梁鸿,过京都洛阳,见宫殿巍峨,感叹耗费了巨大民力,因作《五噫之歌》。《后汉书.梁鸿传》:“因东出关,过京师,作《五噫之歌》曰:‘陟彼北芒兮,噫!顾览帝京兮,噫!宫室崔嵬兮,噫!人之劬劳兮,噫!

  • 斑衣儿啼

    同“斑衣戏彩”。宋黄庭坚《送少章从翰林苏公馀杭》诗:“斑衣儿啼真自乐,从师学道也不恶。”

  • 暖律

    源见“邹衍吹律”。古时以时令合乐律,因以“暖律”指温暖的节候。唐罗隐《岁除夜》诗:“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明方孝孺《友筠轩赋》:“春之时也,暖律乍起,和风方刚。”【词语暖律】   汉语大词典:暖律

  • 相杵停音

    源见“相杵成讴”。谓哀悼贤人去世。隋无名氏《李则墓志》:“于是相杵停音,邻歌断曲。”

  • 瓮间倾卮

    源见“瓮间吏部”。指嗜酒成性。唐杜牧《雪中抒怀》诗:“且想春候暖,瓮间倾一卮。”

  • 荆轲歌易水

    指荆轲(Kē科)在易水(今河北省西部,水源出易县境)边慷慨高歌。后以此典比喻慷慨悲壮、视死如归之气概;或比喻士人别离的悲凉场面。荆轲(?——前227年),字公叔,战国末卫国(都帝丘,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 涸泽而渔

    《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竭泽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把河里的水抽干而捉鱼,无疑是一种急功近利行为。后因以“涸泽而渔”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

  • 小不忍则乱大谋

    泛指在小事上不忍让,往往会妨害大局。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的一句话。他说,邪说异端足以败坏德行。而在小事上不作忍让,则往往会毁坏大局。【出典】:《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 灌园逃公卿

    同“灌园避世”。清张英《拟古田家诗》:“始知於陵子,灌园逃公卿。”【典源】 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齐人。其兄载为齐卿,食禄万钟。仲子以为不义,将妻子适楚,居于於陵,自谓於陵仲子,穷,不苟求不

  • 千方万计

    见“千方百计”。【词语千方万计】  成语:千方万计汉语大词典:千方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