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颜长山舌

颜长山舌

新唐书.颜杲卿传》:“禄山至陕,闻兵兴(颜杲卿、颜真卿兄弟兴兵抵抗安禄山叛军,),大惧。使史思明等率平卢兵渡河攻常山,蔡希德自怀会师。不涉(到,经历)旬,贼急攻城。兵少,未及为守计,求救于河东,承业(太原尹王承业)前已攘(侵夺)杀贼功(先是杲卿设计,使长史袁履谦、参军冯虔,杀死安禄山的部下钦凑,冯虔又捕获其部将高邈、何千年,拟送京师。王承业厚遣杲卿子泉明还,阴攫为己功请赏,玄宗擢封他为大将军),兵不出。杲卿昼夜战,井竭,粮、矢尽,六日而陷,与(袁)履谦同执。贼胁使降,不应。取少子季明加刃颈上曰:‘降我,当活而(尔)子。’果卿不答。遂并卢逖(杲卿甥)杀之。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前禄山闻其名,表荐杲卿为营田判官,假常山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噉之,詈不绝,贼钩(古代兵器名,似剑而曲)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七五五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唐。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叛,城陷被俘。后押解到洛阳,安禄山责备他,他反唇斥敌,骂不绝口。安禄山使人割断他的舌头,他犹含糊痛骂不止。

后以“颜长山舌”用为忠勇斥敌以殉国的典故。宋.文天祥《正气歌》:“为张睢阳齿,为颜长山舌。”


猜你喜欢

  • 斫泥手

    同“斫垩手”。宋黄庭坚《题王黄州墨迹后》诗:“世有斫泥手,或不待郢工。”宋陈师道《黄预挽词》之三:“平生斫泥手,斤斧恐长休。”【词语斫泥手】   汉语大词典:斫泥手

  •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后汉书.冯衍传》:“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意谓日月天天行经天空,江河日日流经大地。用以形容光明磊落或历久不衰,永恒不变。清.郑燮《焦山别峰庵雨中无事书寄舍弟墨》:“刘向《说苑》、

  • 鹡鸰心

    源见“鹡鸰在原”。指兄弟友爱之情。唐孟浩然《送袁十岭南寻弟》诗:“早闻牛渚咏,今见鹡鸰心。”

  • 伐枳

    《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岑君遏之。’”后因以“伐枳”为颂扬官吏善政的典故。唐张说《相州冬日早衙》诗

  • 英物之啼

    《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字元子,东晋谯国龙亢(今安徽省怀远县西)人。他是太守桓彝之子,晋明帝司马绍之婿。永和元年(公元三四五年)任荆州刺史,屡有战绩,后立简文帝,官至大司马,遂专擅朝政。“(桓温)生未

  • 奔车朽索

    《尚书.五子之歌》:“憻乎若朽索之驭六马。”后用奔车朽索比喻事情很危险,应十分警惕。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并列 比喻时有危险,应多警

  • 清斋逾太常

    源见“太常斋”。谓居官常清冷枯寂。清 丘逢甲《戏赠蒋亦璞试院》诗:“一楼闭置似新妇,三月清斋逾太常。”

  • 故步

    源见“邯郸学步”。喻固有技能。《北齐书.颜之推传》:“亡寿陵之故步,临大行以逡巡。”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高雨农序》:“迄兹十年中间,人事牵率,又添作杂文数十篇,而心计愈粗,故步愈失。”【词语故步】 

  • 鼎覆

    同“鼎折覆?”。汉荀悦《申鉴.时事》:“小能其职,以极登于大,故下位竞大,桡其任以坠于下,故上位慎其鼎覆刑焉,何惮于降。”【词语鼎覆】   汉语大词典:鼎覆

  • 二童一马

    源见“竹马之好”。指少时的好友。宋刘克庄《汉宫春.陈尚书生日》词:“烦借问,二童一马,几时入尉瞻仪?”并列 指少年时代的好友。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