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勒铭燕然”。指歌颂边功的文辞。唐崔泰之《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伫勒燕然颂,鸣驺计日归。”【词语燕然颂】 汉语大词典:燕然颂
源见“投桃报李”。比喻互相酬赠。明 王錂《春芜记.构衅》:“小姐用的是绫罗绮绣,我有绫罗绮绣;小姐用的是玩好奇珍,我有玩好奇珍。况且桃来李答,一定也不折本。”并列 你送给我桃子,我回赠你李子。比喻互相
源见“探骊得珠”。龙颔下的珠子。比喻极难得到的宝物。元张渥《题所翁画龙》诗:“胡为却向九渊潜,颔下骊珠光不收。”
词源:以水源比喻文词之层出不穷。三峡: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 形容诗文汪洋恣肆,才思横溢。语出唐.杜甫《醉歌行》:“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横扫千人军。”明.高则诚《琵琶记.孝妇题真》:
同“齐蝉”。五代 刘兼《新蝉》诗:“齐女屏帏失旧容,侍中冠冕有芳踪。”【词语齐女】 汉语大词典:齐女
平阳:即平阳公主,汉武帝之姊,因其夫为平阳侯,故谓平阳公主。汉武帝刘彻的皇后卫子夫(?一前91年),家境贫寒,原为平阳公主家的歌女。有一次,汉武帝拜访平阳公主,在歌舞宴会上,卫子夫得到武帝的喜爱。武帝
见〔相门有相,将门有将〕。主谓 将帅后代又出了好的将帅。《宋书·王镇恶传》:“镇恶,王猛之孙,所谓~也。”※将,不读作jiāng。△褒义。多用于表示家族人才辈出方面。也作“将门出将”。【词语将门有将】
《礼记.王制》:“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郑玄注:“东胶亦大学,在国中王宫之东。”又《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周时称大学为胶,称小学为庠。后世以“胶庠”通称学校。《梁书.
同“溺死灰”。明杨珽《龙膏记.罗织》:“堪羞!溺韩灰怎脱羁囚?”
《晏子春秋》:“晏子曰:‘婴闻之,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ㄓˇ zhǐ 纸):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后以比喻人的品性会随环境的不同而变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