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金碗玉鱼

金碗玉鱼

源见“金碗”、“玉鱼”。指殉葬品,先朝遗物。清杨绳武《孝陵》诗:“金碗玉鱼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


【典源】 《太平御览》 卷八十八引《汉武故事》曰:“邺县又有一人,于市货玉杯,吏疑其御物,欲捕之,因忽不见。县迷其器,推问,又茂陵中物也。(霍) 光自呼吏问之,说市人形貌。如先帝。光于是嘿 (mo) 然。”唐·韦述《两京新记》:“长安大明宫宣政殿,每夜见数十骑衣鲜丽,游往其间,高宗使巫祝刘明奴、王湛然问所由。鬼曰:‘我是汉楚王戊太子,死葬于此。’明奴等曰:‘按汉书,戊与七国反,诛死无后,焉得有子葬于此?’鬼曰:‘我当时入朝,以路远不从坐,后病死,天子于此葬我,汉书自有遗误耳。’明奴因宣诏与改葬。鬼喜曰:‘我昔日亦是近属豪贵,今在天子宫内,出入不安,改卜极幸甚。我死时天子敛我玉鱼一双,今犹未朽,必以此相送,勿见夺也。’明奴以事奏闻。及发掘,玉鱼宛然,自是其事遂绝。”

【今译】 传说汉昭帝时邺县有一人在集市上卖玉杯,官吏发现,疑为宫中御物,准备捉捕他,那人忽而不见。县上呈送玉杯,经考查才知是汉武帝茂陵中的葬物。霍光亲自盘诘官吏,官吏叙述卖玉杯人状貌,霍光觉得很像汉武帝,于是默然不问。又传说唐高宗时,长安宣政殿中每夜有数十鬼骑出游,衣着鲜丽。高宗派巫者去询问原由。鬼说:“我是汉楚王戊太子,死后葬于此地。”巫者问明后宣诏为其改葬,鬼非常高兴,说他死时皇帝曾给一双玉鱼随葬,今愿赠送。改葬时,果然发现玉鱼,以后殿中再无鬼游之事。

【释义】 后以此典表现帝王、先朝遗事。

【典形】 金碗、金碗出人间、金碗玉鱼、卖玉碗、玉杯、玉碗、玉碗人间现、玉鱼金碗、玉鱼、金碗泪。

【示例】

〔金碗〕 宋·汪元量《钱唐》:“事去玉环沉异域,愁来金碗出佳城。”

〔金碗出人间〕 唐·杜甫《诸将》:“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金碗玉鱼〕 清·杨绳武《孝陵》:“金碗玉鱼无恙在,不须清泪滴铜仙。”

〔卖玉碗〕 南朝梁·沈约《解佩去朝市》:“一朝卖玉碗,眷眷惜余香。”

〔玉杯〕 宋·钱惟演《汉武》:“甘泉祭罢神光灭,更遣人间识玉杯。”

〔玉碗〕 明·何景明《皇陵》:“玉碗留天地,金灯照寂寥。”

〔玉碗人间现〕 宋·陈师道《古墨行》:“初闻桥山送弓剑,宁知玉碗人间现。”

〔玉鱼金碗〕清·黄鷟来《送张四明西之秦》:“汉寝唐陵久已空,玉鱼金碗知何所。”


猜你喜欢

  • 蕉中梦

    同“蕉鹿梦”。清钱谦益《九月望日得石斋馆丈午日见怀次韵却寄》之三:“世事蕉中梦,人情李下蹊。”

  • 歌鼓盆

    源见“鼓盆”。指丧妻。清林寿图《感逝》诗之一:“昔者漆园叟,箕踞歌鼓盆。”

  • 琴瑟

    《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又《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后因以“琴瑟”喻夫妇间感情和谐,亦借指夫妇匹配。宋苏轼《答求亲启》:“许敦兄弟之好,永结琴瑟之欢。”《聊斋志异.竹

  • 坐薪悬胆

    同“卧薪尝胆”。《金史.术虎筠寿传》:“中都食尽,远弃庙社,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使屠宰耕牛以供不急之用。”见“坐薪尝胆”。【词语坐薪悬胆】  成语:坐薪悬胆汉语大词典:坐薪悬胆

  • 干啼湿哭

    犹如说哭哭啼啼。《北齐书.尉景传》:“景有果下马,文襄求之,景不与……神武对景及常山君责文襄而杖之,常山君泣救之。景曰:‘小儿惯去,放使作心腹,何须干啼湿哭不听打耶?’”文襄:指高澄。神武:指高欢。并

  • 倚柱惊雷

    源见“未惊雷破柱”。谓雷声轰鸣,使人震惊。北周庾信《奉和赵王喜雨》:“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

  • 忘忧草

    参见:萱草【词语忘忧草】   汉语大词典:忘忧草

  • 海客槎

    同“海上仙槎”。清 丘逢甲《再叠前韵》诗:“玄霜夜捣姮娥药,银汉秋回海客槎。”

  • 春雪棹

    源见“访载”。指乘兴访友之船。清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净〕兴尽宜回春雪棹。〔副净〕客羞应斩美人头。”

  • 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同“南山铁案”。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问官申辩百端,终以为南山可移,此案不动。”见“南山可移”。【词语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成语:南山可移,此案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