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走马章台

走马章台

章台:汉朝首都长安章台下街名,是一条繁华的街道。汉宣帝时,京兆尹张敞处理政务很有谋略,颇得朝廷赏识。但张敞平时为人随便,不摆高官的架子。上朝回来,他常从热闹的章台街经过,让御吏赶马,自己用扇子遮面拍马前行。后以此典咏京都繁华之处,也用以指娼楼妓馆或游乐场所。

【出典】:

汉书》卷76《张敞传》3222页:“(张)敞为京兆,朝廷每有大议,引古今,处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数从之。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

【例句】:

北周·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不学王阳平生铸金之术,未同张敞终日章台之游。”南朝陈·顾野王《长安道》:“章台京兆马,逸陌富平车。” 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 唐·刘禹锡《再伤庞严》:“京兆归何处,章台空暮尘。” 唐·李商隐《柳》:“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唐·罗虬《比红儿诗》之71:“若教得似红儿貌,走马章台任道迟。” 宋·钱惟演《公子》:“歌翻南国桃根曲,马过章台杏林鞯。” 宋·姜夔《探春慢》:“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 宋·彭元逊《玉女迎春慢》:“走马章台,忆得画眉归去。” 宋·柴元彪《蝶恋花·己卯菊节得家书,欲归未得》:“去年走马章台路,送酒无人,寂寞黄花雨。”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折:“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 元·刘庭信《新水令·春恨》:“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谢馆秦楼,多应在走马章台。” 明·陈子龙《春游》之四:“已移卓女当垆后,便逐张郎走马归。” 清·吴伟业《咏柳》:“走马章台酒半醒,远山眉黛自青青。”


述补 章台,汉代长安章台下街名,多妓馆。涉足欢乐场,追欢买笑。语出《汉书·张敞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元·马致远《青衫之目》1折:“我不曾流水出天台,你怎么走马到章台?”△贬义。多用于描写享乐生活方面。也作“走章台”。


【词语走马章台】  成语:走马章台汉语词典:走马章台

猜你喜欢

  • 宗炳群山

    源见“卧游宗炳”。指画中群山。清宋琬《雪夜苹园听何山人弹琴歌》:“烦君为鼓一再行,能令宗炳群山响。”

  • 戴牛佩犊

    源见“卖剑买牛”。谓不事生产,专持刀剑尚武争斗。清严允肇《诸将杂感》诗:“戴牛佩犊经营苦,画井分疆部署劳。”

  • 平章百姓

    平( ㄆㄧㄢˊ pián )章:辨别彰明。百姓:百官族姓。考察百官中有善行者加以表彰。语出《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晋书.傅玄传.论》:“武帝鉴观四方,平章百姓,永

  • 梦奠

    源见“夫子梦奠”。人死亡的婉称。唐刘禹锡《唐故中书侍郎平章事韦公集》:“今翱又被病,虑不能自述,有孤前言,赍恨无已,将又荐诚于刘君乎!无何,习之梦奠于襄州。”【词语梦奠】   汉语大词典:梦奠

  • 击缶歌乌乌

    秦李斯《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又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家本秦也,能为秦声……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其诗曰:‘田彼南

  • 相待如宾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春秋时晋大夫,即胥臣,臼是他的食邑,故称臼季。官司空,又称司空季子,曾跟随晋公子重耳出奔)使(指奉命出使),过冀(春秋时小国名,后被晋所灭,今山西省河津县东北有冀亭

  • 患得患失

    旧指忧虑禄位之得失,今谓一味忧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孔子说,鄙俗的人难道能同他一起共事吗?当他没有得到职位时,生怕得不着;已经得到了,又怕失去。假如生怕失去,那就什么都可能干得出来。【出典】:《论语·阳货

  • 狐威假白额

    同“狐假虎威”。白额,指虎。唐杜牧《昔事文皇帝》诗:“狐威假白额,枭啸得黄昏。”

  • 北山北

    《后汉书.法真传》:“太守请见之,真乃幅巾诣谒。太守曰:‘昔鲁哀公虽为不肖,而仲尼称臣。太守虚薄,欲以功曹相屈,光赞本朝,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敢自同宾末。若欲吏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

  • 水犀军

    《国语.越语上》:“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三国吴.韦昭注:“犀形似豕而大,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亿有三千,所谓贤良也,若今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