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负弩前驱

负弩前驱

此典指司马相如被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夷,受到县官亲自背负弓箭在前引路之荣待。后以此典形容官长莅临,迎接隆重;也形容得任官职,受到尊敬。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因慕蔺相如为人,故更名相如。少时好读书,口吃而善著书,并可击剑、弹琴。他与临邛(Qióng穷,今四川邛崃县)才女卓文君结夫妻,卓父分给钱财。他入仕做官后,一直不肯参与政务而称病家居,不慕官爵,汉武帝时,授司马相如为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派他出使西夷。司马相如到达蜀郡(治所今四川成都),蜀郡太守(一郡行政最高长官)和所属官员都到城郊来迎接,县令还亲自背负弓箭在前面引路,蜀郡的人都以此为荣耀。此典又作“前驱”、“负弩”、“邦君负弩”、“负失还”、“前驱负弩”。

【出典】:

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3046、3047页:“乃拜(用一定礼节授给官职)相如为中郎将,建(立)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之工作凭证)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到郊界之上迎接,表示尊重),县令负(背负)弩(nǔ努,***)矢(箭)先驱,蜀人以为宠(荣)。”

【例句】:

南朝梁·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邦君行负弩,县令且前驱。” 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群将州司,郊迎负弩。” 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柳遐墓志》:“犀节去关,衮衣驰传,迎郊则文学前驱,宾卫则邦君负弩。”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故使巴蜀太守,负弩前驱;会稽守丞,引章下拜。” 唐·李商隐《灵仙阁晚眺寄韦评事》:“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 唐·王初《送叶秀才》:“汉廷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 宋·王安石《送庞参判》:“一相开藩常负弩,三年通籍从军。” 近现代·鲁迅《伪自由书·观斗》:“但我们的斗士,只有对于外敌却是两样的:近的,是‘不抵抗’;远的,是‘负弩前驱’云。”


连动 负弩矢前驱,以示尊敬。《史记·司马相如传》:“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多用于礼敬上司或尊长。


【典源】 《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 (武帝) 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蜀人以为宠。”

【今译】 汉武帝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派他出使西南的邛、筰地方。途经蜀郡时,太守以下的各级官吏都到郊外隆重迎接,县令还背负着弓箭前导。蜀人皆以为荣耀。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官长莅临,迎接隆重; 也形容得任官职,心愿实现。

【典形】 邦君负弩、负弩、负弩前驱、负矢还、前驱、前驱负弩、大弩吏先迎、马卿归故里、县官负弩迎、先驱负弩、小人负弩。

【示例】

〔邦君负弩〕北周·庾信《周大将军柳遐墓志》:“犀节去关,衮衣驰传,迎郊则文学前驱, 宾卫则邦君负弩。”

〔负弩〕 宋·王安石《送庞参判》:“一相开藩常负弩, 三年通籍更从军。”

〔负弩前驱〕 唐·王维《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故使巴蜀太守,负弩前驱; 会稽守丞,引章下拜。”

〔负矢还〕 唐·李商隐《灵仙阁晚眺寄韦评事》:“想就安车召,宁期负矢还。”

〔前驱〕 南朝梁·刘孝威《结客少年场行》:“邦君行负弩,县令且前驱。”

〔前驱负弩〕 唐·王初 《送叶秀才》:“汉廷狗监深知己,有日前驱负弩归。”


【词语负弩前驱】  成语:负弩前驱汉语词典:负弩前驱

猜你喜欢

  • 苇苕系巢

    《荀子.劝学》:“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苕,苇花。蒙鸠将巢筑在芦苇之端,巢虽完美,但基础不固,故风至苕折,卵破子死,酿成祸

  • 驹儿隙

    源见“白驹过隙”。喻迅速而短暂的人生。《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有分去驹儿隙内,受人间之劳碌。”

  • 书传黄耳

    同“书凭犬”。清龚鼎孳《初归居巢感怀》诗:“书因入雒传黄耳,乌为伤心改白头。”

  • 嬴博之哀

    《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适齐,于其反也,其长子死,葬于嬴 博之间。”嬴与博,春秋时齐二邑名。吴季札葬子于其间。后用“嬴博之哀”为死葬异乡之典。晋潘岳《伤弱子辞》:“壬寅次于新安之千秋亭,甲辰而弱子

  • 百战百胜

    初指每战必胜,后则泛指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孙子认为,指导战争的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完整的屈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差些;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军队就差些;使敌人全旅、全卒、全伍降服为上策,击

  • 望衡对宇

    门屋相望。形容居处接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庞)士元居汉之阴……司马德操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衡:通“横”,横木为门,这里指门。宇:檐下,这里指屋。并列 看到门对着屋。形容住得很

  • 隅反

    源见“举一反三”。指类推,举一端即知其余。清张之洞《读古人文集》:“此类甚多,可以隅反。”姚华《论文后编.目录中》:“《炙輠录》之说、歌、行、引,或得其理,推而准之,可以隅反。”【词语隅反】   汉语

  • 贫非疚

    同“贫非病”。宋苏轼《次韵答章传道见赠》:“嗟我昔少年,守道贫非疚。”

  • 刀州

    源见“三刀梦”。别称益州。唐武元衡《酬太常从兄留别》诗:“张骞随汉节,王濬守刀州。”【词语刀州】   汉语大词典:刀州

  • 蝇头小楷

    字如蝇头般细小的楷书。详见“蝇头细书”条。【词语蝇头小楷】  成语:蝇头小楷汉语大词典:蝇头小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