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用人时要弃其所短,用其所长,使人尽其才。又作使愚使过。出自唐岑(cén涔)文本、侯君集事迹。岑文本(595-645年)字景仁,邓州棘(jí集)阳(今河南南阳南)人。隋末肖铣自称梁王时,曾以文本为中
同“千头木奴”。宋黄庭坚《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义》:“参军但有四立壁,初无临江千木奴。”
《景德传灯录.普愿禅师》:“师拈起球子,问僧云:‘那个何以遮个?’对云:‘不似。’……师云:“许你具一只眼。”只眼,原指佛教大自在天神的顶门眼,竖在双眉之上,功能卓异。后以“独具只眼”谓具有别人没有的
形容投力太少,无济于事。孟子说,仁战胜不仁,就象是水能战胜火一样。现在那些行仁的人,就象是拿一小杯水去扑灭一车木柴所燃烧起的熊熊烈火;扑灭不了,便说是水终究战胜不了火,这样的论调又助长了那些极端不仁的
同“三箭定天山”。明无名氏《精忠记.饯别》:“三箭天山,唾手功名。他日归来,戏彩阶庭。”
指做事已经拿出全部力量。公元前260年,秦赵主力会战于长平,赵国失败,主将赵括战死,赵军四十余万人被秦军全部坑杀。在这次战争中,秦军也打得精疲力尽,再也没有余力攻打赵国。这样,秦国便以战胜之余威,遣使
源见“三人成虎”。谓谣言惑众。元耶律楚材《糠孽教民十无益论序》:“予不辨则成市虎矣。不独成市虎,抑恐崔浩、李德裕之徒,一唱一和,撼摇佛教,为患不浅。”
金人:用黄金铸造的佛祖,匈奴把佛相做为天神的象征物而祭天祈祷。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万名骑兵从陇西出发,向匈奴发起进攻,一直挺进到焉耆山以北一千多里外的匈奴腹地,杀死敌寇八千余
《后汉书.第五伦传》:“……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
源见“凿壁偷光”。形容家贫而刻苦读书。清赵翼《从吴民部寓斋借观》诗:“笑余欲乞邻家火,却似光偷凿壁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