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谪仙人

谪仙人

新唐书.李白传》:“李白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唐.李白《对酒忆贺监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又《玉壶吟》:“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

谪仙人,是谓仙人谪居人间,唯天界独有,人间难得。贺知章,唐代著名诗人,官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故称“贺监”。贺知章十分欣赏并推重李白品格高迈、才华冠世,故称之为“谪仙人”。后因用为称誉人才行高迈的语词。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和王正之右司吴江观雪见寄》词:“谪仙人,鸥鸟伴,两忘机。掀髯把酒一笑,诗在片帆西。”


【典源】 唐·李白《对酒忆贺监》 诗序:“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洒为乐。”唐·孟棨《本事诗·高逸》:“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声誉光赫。贺又见其《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

【今译】 唐代李白 (字太白) 刚从四川至京都长安,住在旅舍里,太子宾客秘书监贺知章 (字季真) 闻其名声,去访问他,先赞叹李白的容姿,又要他的诗文看。李白取出《蜀道难》诗,贺知章末读完,就再三称赞,称李为“谪仙人”,解下腰间金龟,与他痛饮。后来贺又见到李的《乌栖曲》诗,叹赏吟诵,说:“这诗可以感动鬼神了。”

【释义】 后以此典代指李白; 也用以泛指潇洒飘逸、才华横溢的诗人、作家。

【典形】 贺监知、李谪仙、神仙谪、仙人李太白、谪仙、谪仙风采、谪仙人、谪仙魂、谪仙赋、谪仙狂。

【示例】

〔贺监知〕 清·王摅《侯生行》:“未必时无贺监知,归来且种先生柳。”

〔李谪仙〕 元·萨都拉《再赠李溉之学士》:“碧罗衫子乌纱帽,便是开元李谪仙。”

〔神仙谪〕 宋·黄庭坚 《木兰花令》:“翰林本是神仙谪,落帽风流倾座席。”

〔仙人李太白〕 元·萨都拉《峨眉云歌》:“仙人李太白,俊逸天下闻。芙蓉宫锦袍,袖有峨嵋云。”

〔谪仙〕 唐·韩愈《石鼓歌》:“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谪仙人〕 宋·苏轼《送乔仝寄贺君》之六:“千古风流贺季真,最怜嗜酒谪仙人。”


猜你喜欢

  • 三釜慰慈亲

    源见“三釜养”。谓孝养父母。宋王令《送庭老罢尉金坛》诗:“莫叹一官淹圣代,聊将三釜慰慈亲。”

  • 改木

    同“改火”。晋张协《杂诗》:“离居几何时,钻燧忽改木。”【词语改木】   汉语大词典:改木

  • 南八不屈

    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三《张中丞传后序》:“(张)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事参见《新唐书.张巡传》。南八,即南霁云。唐人称呼人习惯于称排行,南霁云排行第八,故称。唐将南霁云从张巡

  • 学鸠

    同“鷽鸠”。黄侃《效庾子山咏怀》诗:“学鸠终挖地,凤皇犹在笯。”【词语学鸠】   汉语大词典:学鸠

  • 声名文物

    同“声明文物”。明胡应麟《诗薮.闰馀中》:“矧二百年间,声名文物,其人才往往有瑰玮绝特者错列其中。”孙中山《香港兴中会宣言》:“倘不及早维持,乘时发奋,则数千年声名文物之邦,累世代冠裳礼义之族,从此沦

  • 延盖叟

    《史记.曹相国世家》:“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俱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延,聘请;叟,对老者的称呼。西汉初,曹参作齐王的相国时,听

  • 安丘卖饼

    同“北海卖饼”。清毛奇龄《青云辞奉呈益都相公书事》诗:“少为吴市吹篪客,老作安丘卖饼人。”

  • 损膳

    《史记.平準书》:“而胡降者皆衣食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又汉桓宽《盐铁论.繇役》:“先帝忧百姓不赡,出禁钱,解乘舆骖,贬乐损膳,以赈穷备边费。”损膳,降低饮食标准。后因以“损膳”指帝王关心民瘼

  • 丘嫂颉羹

    《史记.楚元王世家》载:“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叔与客来,嫂佯为羹尽,栎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得封。太上皇以为言,高

  • 屠龙之伎

    同“屠龙技”。唐刘禹锡《何卜赋》:“屠龙之伎,非曰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词语屠龙之伎】  成语:屠龙之伎汉语大词典:屠龙之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