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行将就木

行将就木

年老将死。《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公子重耳,因王室内部争夺王位的斗争,逃亡在外,在狄国娶了季隗( ㄨㄟˇ wěi 伟),生了两个孩子,住了十二年。又将逃亡到齐国,对季隗说:“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就木:进入棺材。


偏正 将要进棺材了。形容年老离死亡已经不远。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重耳奔狄,娶季隗,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卧龙生《玉剑香车》上:“但你应知道,你我都已~,而大哥却正如旭日初升,我们既和他结交一场,便应襄助他。”△多指年老体弱者。→风烛残年 命在旦夕 风中之烛半截入土 ↔旭日东升 方富于年 来日方长


解释行将:即将、将要。就:接近、进入。木:棺材。比喻人临近死亡。

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

公元前656年,晋国公子重耳遭受谗言,受到父亲晋献公的猜忌。晋献公准备杀掉他,就派军队到蒲城来攻打他,蒲城人想要迎战,重耳不肯,说:“我仰仗着国君父亲的恩宠才享有自己的俸禄,也因此才得到百姓的拥护。有了百姓的拥护再反抗国君,没有比这更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亡吧。”

因为重耳的母亲是北方少数民族,所以重耳带着少数亲信逃到了北方的狄人那里。狄人攻打咎如(春秋时赤狄部落名,隗(wěi)姓,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南),俘虏了这个部落的两个女子叔隗、季隗,将她们送给重耳。重耳娶了季隗,生了伯鲦、叔刘。把叔隗嫁给了赵衰,生下了赵盾。

重耳在狄人那里呆了十二年,后来(公元前644年)他要到齐国去,就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如果我没回来你再改嫁。”季隗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改嫁,恐怕就要进棺材了。你还是让我等你吧。”

八年后(公元前636年),重耳在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当上了国君,即历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于是狄人把季隗送回晋国,两人得以团聚。

近义风烛残年

例句

他自己也不懂得为什么她的心情是那么苍老凄凉,像是行将就木之人了。


【词语行将就木】  成语:行将就木汉语词典:行将就木

猜你喜欢

  • 酆城龙剑

    见“丰城龙剑”。【词语酆城龙剑】   汉语大词典:酆城龙剑

  • 凌烟

    同“凌烟阁”。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凌烟功臣少颜色,将军笔下开生面。”【词语凌烟】   汉语大词典:凌烟

  • 义者宜也

    做事适宜就叫做“义”。语出《礼记.中庸》:“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孔颖达疏:“宜谓遇事得宜。”《淮南子.齐俗训》:“义者,宜也。昔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汉书.公孙弘传》:“弘对曰:‘臣闻

  • 豆萁煎逼

    同“豆萁相煎”。柳亚子《十一月十一日亡友张秋石女士四十一岁初度》诗:“豆萁煎逼仍前辙,琴剑飘零愧有家。”

  • 毛遂堕井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六:“赵有两毛遂,……野人毛遂堕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丧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战国时候,赵国有两个人都叫毛遂。有一天,野人毛遂掉到井里淹死了

  • 池塘梦句

    同“池塘丽句”。宋梅尧臣《依韵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喜还朝》:“池塘梦句君能得,咳唾成珠我未闲。”

  • 东征西夷怨

    传说商汤征伐东边的国家,西边国家的人民就怨恨,因为仁义之师,四方仰望,切盼早日去解救他们。《书.仲虺之诰》:“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征则西夷

  • 祸及池鱼

    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明张煌言《答毛参军书》:“迨苏武生还之日,正邹阳见收之期,祸及池鱼。”见“殃及池鱼”。明·张煌言《答毛参军书》:“迨苏武生还之日,正邹阳见收之期,~。”【词语祸及池鱼】  成

  • 钗燕

    源见“玉燕钗”。对钗的美称。清赵执信《绝句》之八:“绿云撩绕惹生衣,钗燕参差拂镜飞。”【词语钗燕】   汉语大词典:钗燕

  • 看财奴

    见“守钱虏”。元·马致远《秋兴》:“~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