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螳臂当车

螳臂当车

比喻不自量力,硬去做超越可能的事,只能使自己粉身碎骨,必然失败。相传颜阖将要去作卫灵公太子蒯聩的师傅,但是他发现太子天生嗜杀,如果放纵不管就会危及国家;如果加以约束又会遭到报复,危及自身。便问计于卫国贤大夫遽伯玉。遽伯玉答道,你不知道螳螂吗?它奋力举起双臂想挡住车轮,而不知自己力不胜任。千万注意,总是宣传自己的想法而触犯太子,也就和那个螳螂差不多了。

【出典】:

庄子·人间世》:“颜阖将傅卫灵公太子,而问于遽伯玉曰:‘有人于此,其德天杀。与之为无方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而不知其所以过。若然者,吾奈之何?’遽伯玉曰:‘……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例句】:

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齐庄公出猎,有一虫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对曰:‘此所谓螳螂者也。其为虫也,知进而不知却,不量力而轻敌。’庄公曰:‘此为人而必为天下勇武矣。’回车而避之。勇武闻之,知所尽死矣。”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


主谓 当,阻挡。螳螂想举起前腿挡住车子前进。比喻力单势薄,不自量力。语本《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慈禧太后演义》21回:“东学党闻中日两国,派兵压境,自思~,成什么事? 惊得四散奔逃。”△用于力量方面。→蚍蜉撼树 自不量力 以卵击石 ↔量力而行 泰山压卵。也作“螳臂当辕”、“螳臂当辙”、“螳臂挡车”、“螳臂扼辙”、“螳螂奋臂”、“螳螂拒辙”。


【典源】 《庄子·人间世》:“蘧伯玉曰:‘汝不知夫螳螂乎? 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韩诗外传》卷八:“齐庄公出猎,有螳螂举足将搏其轮,问其御曰:‘此何虫也?’御曰:‘此是螳螂也。其为虫,知进而不知退,不量力而轻就敌。’庄公曰:‘此为人必为天下勇士矣。’于是回车避之,而勇士归之。”《淮南子·人间训》亦载。

【今译】 《庄子》 中讲,蘧伯玉对颜阖说:“你不知道螳螂吗?它奋力举起双臂想阻挡车轮前进,却不知道自己力不胜任啊。”《韩诗外传》中讲,一次齐庄公外出打猎,看到一只螳螂正高举前臂要与车轮搏斗,就问车夫:“这是什么虫子?”车夫回答:“这是螳螂,它只知前进而不知后退,不管自己力量大小,都奋力与对方搏战。”庄公说:“如果它是人,一定是天下的勇士了。”就让车夫回转车轮,避开了螳螂。各地勇士听说此事,都来投奔庄王。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不自量力。

【典形】 当车有臂、当轮、当辙、拒轮、怒车螳臂、螳臂、螳臂当车、螳螂当辙、庄公之轮、思戟螳臂、螳螂见叹。

【示例】

〔当车有臂〕 清·缪沅《袁术》:“符命之说诚荒唐,当车有臂疑螳螂。”

〔当轮〕 唐·骆宾王《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露布》:“振螳螂之力,拒辙当轮; 纳蚊蚋之群,弥山满谷。”

〔当辙〕 清·王图炳《咏史》:“撼树笑蚍蜉,当辙笑螳臂。”

〔拒轮〕 唐·元稹《贺裴相公破淮西启》:“投石之卵虽危,拒轮之臂犹奋。”

〔怒车螳臂〕 清·秋瑾《日本服部夫人属作》:“何物么麽不自思,怒车螳臂敢相持。”

〔螳臂〕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人臣之谬思乱者,乃螳臂之拒走轮耳。”

〔螳臂当车〕 清·王夫之《仿李邺侯天覆吾歌》:“蜗涎篆壁勿轻惹,螳臂当车莫浪嗔。”

〔螳螂当辙〕 宋·黄庭坚《演雅》:“螳螂当辙恃长臂,熠熠宵行矜照火。”

〔庄公之轮〕 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青白其眼,瞢而前行,亦何异抗庄公之轮,怒螳螂之臂。”


【词语螳臂当车】  成语:螳臂当车汉语词典:螳臂当车

猜你喜欢

  •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皱眉:蹙紧双眉,形容忧虑的样子。切齿:形容仇恨的样子。 一生不做亏损人的事,世上就不会有仇恨自己的人。语出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二引《复斋漫录》:“邵尧夫居洛四十年,安贫乐道,自云未尝皱眉

  • 芳兰竟体

    芳兰:兰花的香气。竟:充满。全身充满了兰花的香气。比喻举止儒雅,才识突出。此为梁武帝赞扬谢览之语。谢览,字景滌,娶妻齐钱唐公主,拜为驸马都尉。后受到梁武帝赏识,天监元年(502年),封为中书侍郎,累迁

  • 灸艾分痛

    《宋史.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后因以“灸艾分痛”为兄弟友爱之典。明李贽《代常通病僧告文》:“同心一意,顿兴灸艾分痛之真情;因病生怜,遂起借花献佛之妄念

  • 请缨

    缨:绳子。汉武帝时,南越(即南粤,指今两广等地区)王与汉朝和亲友好。汉武帝派20岁的谏大夫终军出使南越,想说服南越王,让他象内地的诸侯一样,到京城长安朝拜皇上。终军自动提出:“希望皇上赐给我一根长绳子

  • 泪尽羊昙

    同“泪洒西州”。金元好问《都运李丈哀挽》诗:“西州正有花千树,泪尽羊昙醉后衣。”

  • 珠履客

    《史记.春申君列传》:“赵平原君使人于春申君,春申君舍之于上舍。赵使欲夸楚,为玳瑁簪,刀剑宝珠玉饰之,请命春申君客。春申君客三千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愧。”楚人黄歇为楚相,号春申君。有客三

  • 中散曲

    源见“广陵散”。借指琴曲。以表示感怀旧友。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抑扬中散曲,漂泊孝廉船。”

  • 凤台

    同“凤女台”。南朝 宋鲍照《升天行》:“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唐黄滔《催妆》诗:“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亦泛指华美的楼台。南朝 陈张正见《门有车马客行》:“舞袖飘金谷,歌声绕凤台。”【

  • 北门管钥

    同“北门之管”。清黄遵宪《冯将军歌》:“北门管钥赖将军,虎节重臣亲拜疏。”见“北门锁钥”。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投献门》引《青箱杂记》:“北使至,问那个是无宅起楼台相公?莱公时方居散地,因召还,授~

  • 冯驩弹铗

    《战国策.齐策四》载:齐人冯谖(谖,音xuān,《史记.孟尝君列传》引作“冯驩”)为孟尝君门客,不受重视。冯倚柱弹其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后又再弹其铗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复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