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花朝月夕

花朝月夕

形容良辰美景。出自唐罗威的事迹。亦作“月夕花朝”。罗威,又作罗绍威,字端已,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北)人。其父即唐末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罗弘信去世,罗威便袭父位。天祐二年(905年)其属下牙军作乱,遂投奔了朱全忠。史载罗威喜好儒术,每花朝月夕,常与宾客一起赋词咏诗,兴致很高。

【出典】:

旧唐书》卷181《罗弘信附子威传》4693页:“威性明敏,达于吏道。伏膺儒术,招纳文人,聚书至万卷。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例句】:

宋·欧阳修《夜行船》:“月夕花朝,不成虚过。” 明·田汝成《熙朝乐事》:“盖花朝月夕,世俗恒言,二八两月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为花朝,八月半为月夕也。” 明·荑秋散人《玉娇梨》:“相公从来不嫖不赌,闲时只爱的是读书,逢着花朝月夕,做些诗词歌赋,吃几杯酒,便是他取乐的事了。” 清·天花藏主人《两交婚》5回:“花朝月夕,窗下灯前,所作的诗词有如春草。”


并列 指好时光。宋·柳永《引驾行》:“~,最苦冷落银屏。”△多用于形容好时光。→良辰美景。也作“花辰月夕”、“花晨月夕”、“花朝月夜”。


【词语花朝月夕】  成语:花朝月夕汉语词典:花朝月夕

猜你喜欢

  • 宋国风

    同“宋都风”。唐钱起《送钟评事应宏词下第东归》诗:“蛾眉不入秦台镜,鹢羽还惊宋国风。”

  • 子晋吹笙

    源见“王乔控鹤”。指悠然自适的仙道生活。唐李商隐《人日即事》诗:“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清赵翼《壬申下第作》诗:“达摩向壁空参佛,子晋吹笙已得仙。”

  • 劫馀灰

    同“昆明灰”。清黄遵宪《述闻》诗:“荆刺铜驼心上泪,觚棱金爵劫馀灰。”

  • 素封

    没有官爵俸禄,只有田园家产,而与受封邑者一样富有的人。《史记.货殖列传》:“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张守节正义:“言不仕之人,自有园田收养之给,其利比于封君,故曰‘素封’也

  • 砺戈

    磨砺兵器。比喻作好战争的准备。《旧唐书.刘仁轨传》:“砺戈秣马,击其不意。彼既无备,何攻不克。战而有胜,士卒自安。”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前一个“老”:尊敬。前一个“幼”:爱护。 尊敬自己家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子女。 表示推己及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语妙天下

    见“言语妙天下”条。主谓 形容语言精妙,无与伦比。语出《汉书·贾捐之传》:“君房下笔,言语妙天下。”宋·陈骙《〈文则〉序》:“方今宗工臣儒,济济盈廷,下笔~,虽与日月争光可,奚以吾子《文则》为?”△褒

  • 积薪已然

    源见“厝火积薪”。喻祸乱兴起。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於戏!邦势若此,念积薪之已然;民力几何,惧奔驷之将败。”

  • 对山救我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刘瑾用事》:“逮李梦阳下锦衣卫狱,……将置之死。时翰林修撰康海与梦阳同有才名,各自负不相下。……强之再,梦阳乃以片纸书数字,曰:‘对山救我,唯对山为能救我。’对山者

  • 一世之雄

    世:时代。雄:豪杰。指一代中最杰出的英雄人物。刘裕(事迹见“龙行虎步”条)。初为东晋将领,战功卓著。桓玄称帝,刘裕率兵讨伐。桓玄非常恐惧,束手无策。他左右的人对他说,刘裕现在兵力很少,怎会打败我们,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