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色厉内荏

色厉内荏

指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孔子说,外表气势汹汹,内心里怯懦虚弱,打个比方,怕是象个挖墙钻洞的小偷罢。

【出典】:

论语·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yú)之盗也与?’”

【例句】:

西汉·桓宽《盐铁论·利议》:“色厉而内荏,乱真者也。”


并列 色,神色。厉,猛烈,严峻。荏,软弱,怯懦。外表威严,内心怯懦。语出《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叶圣陶《英文教授》:“他跑遍租界各处,观察了帝国主义爪牙的~的窘态。”△贬义。用于物的品质和事物的本质。→外强中干。也作“色厉胆薄”。


解释厉:严肃,严厉。荏:柔弱,怯懦。外表强硬而内心怯懦。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孔子说:“神色严厉而内心怯懦,用小人来作比喻,大概就像钻墙洞的盗贼吧!”

孔子的这一比喻非常贴切。在孔子看来,色厉内荏的人就像道德品行不高的小人一样。小人虽然不一定时时处处做坏事,但其内心却整天惶恐不安,就像钻墙洞的盗贼那样,行为鬼鬼祟祟,偷偷摸摸,总担心自己的秘密被人看穿。心地不正,行为自然不会大方。

近义外强中干

例句

帝国主义的爪牙不少是色厉内荏的家伙。


【词语色厉内荏】  成语:色厉内荏汉语词典:色厉内荏

猜你喜欢

  • 黄犬悲

    同“黄犬叹”。宋苏轼《雨中过舒教授》诗:“此生忧患中,一饷安闲处。飞鸢悔前笑,黄犬悲晚悟。”元张养浩《沉醉东风》曲:“李斯有黄犬悲,陆机有华亭叹。”

  • 人琴已逝

    同“人琴俱亡”。清顾炎武《亡友潘节士之弟耒远来受学兼有投诗答之》:“人琴已逝增哀涕,笠屩相看失壮颜。”

  • 揽辔登车

    同“揽辔澄清”。清毛奇龄《送吴明府超迁观察之闽》诗:“丈夫入世贵倜傥,揽辔登车气何爽!”见“揽辔澄清”。【词语揽辔登车】  成语:揽辔登车汉语大词典:揽辔登车

  • 飞茵飞溷

    源见“飘茵堕溷”。比喻人的好坏不同际遇。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六:“今裘官至尚书,声施赫奕,而质夫为太守,两遭罪谴,谪戍以死,岂亦如花之飞茵飞溷,各有前因耶!”

  • 多而益办

    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旧五代史.谢彦章传》:“审澄、温裕亦善将骑军,然所领不过三千骑;多而益办,唯彦章有焉。”

  • 俱收并蓄

    亦作“兼收并蓄”。指不分好坏,一律收罗存蓄。唐代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玉札:一名玉屑,又名琼浆。丹砂:朱砂。赤箭:天麻。青芝:青

  • 峄阳

    同“峄阳琴”。晋葛洪《抱朴子.擢才》:“峄阳云和,不为不御而息唱,以竞显于淫哇。”【词语峄阳】   汉语大词典:峄阳

  • 攀槛

    同“朱云折槛”。清黄遵宪《京乱补述》诗之五:“裂麻要帝诺,攀槛碎臣头。”【词语攀槛】   汉语大词典:攀槛

  • 郭泰舟

    同“郭泰船”。明冯惟敏《新水令.寿马南江》套曲:“也曾对西风独上仲宣楼,也曾乘皓月同登郭泰舟。”

  • 董遇三余

    三国魏董遇,提倡“读书百遍而义白见”。别人说没有时问,他说有“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详见“三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