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美人笑躄

美人笑躄

躄(bì毕):跛子。此典指平原君赵胜的姬妾笑人跛脚,最后被杀头谢罪。后以此典比喻轻宾客而重女色;或比喻嘲笑有残疾的人。平原君(?——前251年),姓赵名胜。是赵惠文王弟弟,因最早封地在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所以称为平原君。任赵相,有食客数千人。赵孝成王九年(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他组织力量坚守三年之久。后向魏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楚国(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取得救援,击败秦军。平原君家有高楼,向下可以看到老百姓家。一户老百姓家有一个跛脚人,走路一瘸(qué缺)一拐,常到井边打水。平原君的小老婆在楼上,向下看见,大声发笑。第二天,跛子来到平原君家门前,请求道:“我听说您喜欢士人,士人不怕千里遥远而到您这里来,就是因为您重视士人而轻视小老婆。我不幸患有残疾,可您的小老婆在楼上看见了就讥笑我,我希望能够得到讥笑我的人的脑袋。”平原君笑着回答说:“嗯。”跛子离开以后,平原君笑着说:“看这小子,竟想因为一笑之故,要杀死我的美人,这不是太过分吗!”结果没有杀小老婆。过了一年多,他家宾客和家臣们陆续离开的超过一半。平原君感到奇怪,说道:“我对待您们诸位,从来不曾失礼,离开我的人为什么这么多呢?”一个门客上前回答道:“因为您不杀死讥笑跛子的小老婆。大家认为您爱好女色,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离开了。”于是平原君就砍下讥笑跛子的小老婆脑袋,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趁此向他谢罪。此后门客又渐渐回来。此典又作“笑躄”、“笑杀楼上人”、“花间笑躄”、“美人笑客”、“斩美人头”、“楼头斩美人”。

【出典】:

史记》卷76《平原君虞卿列传》2265、2266页:“平原君家楼临(下看)民家。民家有躄者。槃(pán盘)散(跛子走路一瘸一拐)行汲(担水)。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癃(pí lóng皮龙,驼背残疾)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例句】:

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唐·白居易《强起迎春戏赠思黯》:“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宋·刘筠《别墅》:“云际寻撞枝,花间笑躄楼。” 明·高启《过故将军第》:“美人笑客登楼上,假子将兵卫阁中。” 清·孔尚任《桃花扇》:“兴尽宜回春雪棹,客羞应斩美人头。” 清·吴绡《咏古》:“不知宾客成何事,枉向楼头斩美人。”


【典源】《史记·平原君列传》:“平原君家楼临民家。民家有躄(bi) 者,躄散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临见,大笑之。明日,躄者至平原君门,请曰:‘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臣不幸有罢(pi)癃之病,而君之后宫临而笑臣,臣愿得笑臣者头。’平原君笑应曰:‘诺。’躄者去,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终不杀。居岁余,宾客门下舍人稍稍引去者过半。平原君怪之,曰:‘胜所以待诸君者未尝敢失礼,而去者何多也?’门下一人前对曰:‘以君之不杀笑躄者,以君为爱色而贱士,士即去耳。’于是平原君乃斩笑躄者美人头,自造门进躄者,因谢焉。其后门下乃复稍稍来。”

【今译】 战国时赵国平原君 (赵胜)家的楼房毗邻民舍。一天,邻居中的跛者一瘸一拐地去打水,平原君的姬妾从楼上看到了,大笑起来。第二天,跛者登门对平原君说:“我听说您喜好养士,士人不远千里而来,这是因为您能重宾客而轻姬妾的缘故。我不幸身有残疾,您的姬妾却讥笑我,我请求您将她杀掉。”平原君笑着答应了。跛者离去后,平原君笑道:“看这小子,就因为嘲笑他便想让我杀掉姬妾,不也太过分了吗?”后来并没履行杀姬的诺言。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其门客渐渐离去,走了大半,平原君感到很奇怪,问:“我一向对门客以礼相待,为何有这么多人离开呢?”门下的一个宾客笑道:“因为您言而无信,未杀死嘲笑跛者的姬妾,他们认为您重美色而轻士人,就离去了。”于是平原君就杀了那个姬妾,并亲自到跛者家谢罪。不久,他的宾客又纷纷返回来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轻宾客重女色,或反用之; 也戏指腿跛。

【典形】 花间笑躄、楼头斩美人、美人笑客、笑躄、笑杀楼上人、斩美人头、杀姬、楼上姝姬笑、因躄者杀佳人、楼上人。

【示例】

〔花间笑躄〕 宋·刘筠《别墅》:“云际寻撞枝,花间笑躄楼。”

〔楼头斩美人〕 清·吴绡 《咏古》:“不知宾客成何事,枉向楼头斩美人。”

〔美人笑客〕 明·高启 《过故将军第》:“美人笑客登楼上,假子将兵卫阁中。”

〔笑躄〕 唐·李白《送薛九被谗去鲁》:“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笑杀楼上人〕 唐·白居易《强起迎春戏赠思黯》:“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斩美人头〕 清 · 孔尚任 《桃花扇》:“兴尽宜回春雪棹,客羞应斩美人头。”


猜你喜欢

  • 君平卜

    源见“成都卖卜”。泛指占卜算卦。唐 李搏《贺裴廷裕蜀中登第诗》:“嘉祯果中君平卜,贺喜须斟卓氏杯。”清黄景仁《杂感》诗:“升沉不用君平卜,已办秋江一钓竿。”

  • 玉箫旧约

    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三载:韦皋昔游江夏,止于姜使君之馆。姜氏孺子曰荆宝,师事之。荆宝之婢玉箫,常侍于韦。年稍长,因有情焉。韦归觐,遗玉指环,与玉箫约为夫妇。后七年,韦皋不至,玉箫遂绝食死,终转生为韦妾

  • 述而不作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朱熹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述:即阐述前人学说。作:著文、创作。“述而不作”,意谓只是阐述前人成说,自己并无创见。清.朱彝尊《刘

  • 动石为羊

    源见“叱石为羊”。表现仙道的玄妙、神奇。唐王绩《游仙诗》之二:“吹沙聊作鸟,动石试为羊。”

  • 圉圉

    困而未舒的样子。《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蓄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 ㄩˇ yǔ 语)圉焉;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校人:管理池沼的小官。洋洋:舒适的样子

  • 吕虔佩刀

    源见“吕虔刀”。谓担当重任。唐李瀚《蒙求》:“雷焕送剑,吕虔佩刀。”【典源】《艺文类聚》卷六十引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曰:“初,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工相之,以为必三公可服此刀。虔谓别驾王祥曰:‘

  • 平子田

    同“平子归田”。唐钱起《海畔秋思》诗:“偶为谢客事,不顾平子田。”

  • 足高气扬

    同“趾高气扬”。明沈德符《野获编.谐谑》:“若初进者足高气扬,凌轹前辈。”见“趾高气扬”。《东周列国志》24回:“宰孔视桓公~,似有矜高之色,乃应曰:‘君以为可,谁敢曰不可!’”【词语足高气扬】  成

  • 局蹐

    源见“局高天,蹐厚地”。谓谨慎戒惧。《后汉书.秦彭传》:“奸吏局蹐,无所容诈。”晋陆机《辩亡论》下:“屏气局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损甘以育凌统之孤。”亦谓困顿窘迫。清王晫《今世说.简傲》:“一日,王欲留

  • 和隋

    源见“和氏之璧”、“隋侯之珠”。指稀世珍宝和氏璧与隋侯珠。喻指才德之士。汉班固《答宾戏》:“先贱而后贵者,和 隋之珍也。”【词语和隋】   汉语大词典:和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