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管中窥豹

管中窥豹

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管中窥豹,意为只看局部,不看整体。后用以比喻看问题片面。

宋.陆游《江亭》诗:“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


偏正 原意是从竹管里看豹。多比喻所见狭小,不能察全面。后以反意比喻可以从观察到的一部分推测全貌,大略可知。常和“可见一斑”连用。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曲:“向~那知外,坐井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谓见识肤浅,亦反用其意,谓以小见大。→坐井观天 以蠡测海 瓮天之见 井蛙之见 ↔见多识广。也作“管间窥豹”、“窥豹一斑”、“观凤一羽”。


【典源】《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樗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迺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今译】 晋代王献之 (字子敬) 几岁时,曾经看门下仆役博戏,见到已能分出胜负,就说:“南风有些弱。”门下仆役轻视他是个小孩子,于是说:“这小郎君也能像从管中看豹,有时见到个把斑点。”

【释义】 后以此典指人见闻不广或片面; 或指只见到局部,未见到整体; 也指从部分可推测到整体。

【典形】 豹一斑、管中窥、管中窥豹、窥管、窥一斑、一斑、以管觇豹。

【示例】

〔豹一斑〕 宋·王安石《和祖择之登紫微阁》:“却惭久此随诸彦,文采初无豹一斑。”

〔管中窥〕 宋·黄庭坚《次韵奉送公定》:“落落虎豹文,义难管中窥。”

〔管中窥豹〕 唐·韦庄《又玄集序》:“故知颔下采珠,难求十斛; 管中窥豹,但取一斑。”

〔窥管〕 唐·李商隐《寄太原卢司空》:“自吹徒窥管,于今愧挈瓶。”

〔窥一斑〕 宋·黄庭坚《平阴张澄居士隐处》:“德人墙九仞,强学窥一斑。”

〔一斑〕 宋·苏轼《范景仁和赐酒烛诗》:“万事今方咨伯始,一斑我亦愧真长。”

〔以管觇豹〕 宋·王令《客杭思李常伯》:“我愚不敢望,时以管觇豹。”


【词语管中窥豹】  成语:管中窥豹汉语词典:管中窥豹

猜你喜欢

  • 赍志以殁

    同“赍志而殁”。宋范浚《徐忠壮传》:“议既格沮,兵不复出……而卒赍志以殁,义士所为悼叹者也。”见“赍志没地”。清·侯方域《阳羡宴集序》:“一时同事者若吴贵池之蹈刃而死,李华亭之~,风飘烟散,略已如期。

  • 春黄糜

    《北史》卷十四《后妃传下.冯淑妃传》:“及帝遇害,以淑妃赐代王达,甚嬖之……达妃为淑妃所谮,几致于死。隋文帝将赐达妃兄李询,令著布裙配舂。询母逼令自杀。”北齐后主的宠妃,在亡国之后,被隋文帝赐给李询,

  • 杨得意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蜀人杨得意担任主管猎狗的职务,时常在皇帝

  • 周南留滞

    《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指司马谈)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后因以“周南留滞”为滞留某地而毫无建树之典。唐杜甫《寄韩谏议注》诗:“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 潘安县

    源见“河阳一县花”。指满是桃李芬芳的美好地方。唐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东。”【词语潘安县】   汉语大词典:潘安县

  • 舳舻千里

    舳(zhú竹):船尾部持舵处。舻(lú芦):船前部刺棹处。形容船多,首尾相接,千里不绝。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冬,武帝南巡到浔阳(今江西九江),登船游览,船队千里相接,一直到接近枞阳(今安徽桐城

  • 披襟风

    源见“大王风”。指清凉舒爽的风。唐白居易《题新涧亭》诗:“何处披襟风快哉,一亭临涧四门开。”

  • 秦皇架石桥

    晋.伏琛《三齐略记》:“秦始皇于海中作石桥,海神为之竖柱,始皇求为相见。神云:‘我形丑,莫图我形,当与帝相见。’乃入海四十里见海神,左右莫动手,工人潜以脚画其像。神怒曰:‘帝负约,速去。’始皇转马还,

  • 呻毕

    《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后因以“呻毕”谓诵读书籍。宋范成大《藻侄比课五言诗》之十二:“学业荒呻毕,欢悰隔笑盐。”【词语呻毕】   汉语大词典:呻毕

  • 细君

    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小君,也称细君。西汉东方朔在汉武帝准备赐给各位近臣每人一份猪肉时,没等主管官吏来分肉,就自己拔剑割肉带回家去。汉武帝责备他时,他却诙谐地说:“受赐不待诏命,多么无礼;拔剑就割肉,多么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