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祢衡怀刺

祢衡怀刺

后汉书.祢衡传》:“〔祢衡(字正平)〕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后用为求人引荐的典故。清尤侗《放歌五首》之一:“冯驩弹铗不见听,祢衡怀刺谁能投?丈夫出门无知己,不如还家对妻子。”


【典源】《世说新语·言语》“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条注引 《文士传》 曰:“以建安初北游,或劝其诣京师贵游者,衡怀一刺,遂至漫灭,竟无所诣。”《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今译】 后汉祢衡字正平,年轻有才学,但狂傲自负,目空他人。建安年间来京都一带游访,怀里藏着一枚名刺,准备拜谒时用。但竟没有他认为可以拜访的,以至名刺上的字都磨掉了。

【释义】 后以此典指拜访他人; 或指无人可访,得不到接纳。

【典形】 怀刺、漫灭怀中刺、祢刺、祢衡刺、袖中漫刺、一刺空磨、怀中字漫灭。

【示例】

〔怀剌〕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瞻言前古,徒欲思齐; 俯惟当今,空劳怀刺。”

〔漫灭怀中刺〕 清·钱谦益《宋比玉过访虞山》之一:“看君漫灭怀中刺,恰称闲门有雀罗。”

〔祢刺〕 明·李东阳《刑部郎中括苍金君》:“徐歌漫有临岐赠,祢刺深劳昨夜通。”

〔祢衡刺〕 宋·陆游《寄题王才臣山居》:“出游耻怀祢衡刺,归卧尽读倚相书。”

〔袖中漫刺〕 宋·黄庭坚《次韵笑邢敦夫》:“过阅王公门,袖中有漫刺。”

〔一刺空磨〕 清·黄景仁《重至当涂怀稚存》之二:“六棺未葬悲元振,一刺空磨叹祢衡。”


猜你喜欢

  • 燋尾

    源见“焦尾琴”。即焦尾。琴名。《宋书.乐志一》:“琴……相如曰燋尾,伯喈曰绿绮。事出傅玄《琴赋》。”【词语燋尾】   汉语大词典:燋尾

  • 冠年

    《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后以“冠年”指男子二十岁。南朝 梁慧皎《高僧传.释僧富》:“及其冠年,备尽经史,美姿容,善谈论。”【词语冠年】   汉语大词典:冠年

  • 交盖

    源见“程孔倾盖”。路途相遇,停车亲密交谈。形容一见如故。宋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词语交盖】   汉语大词典:交盖

  • 归将一个钱

    源见“一钱太守”。称赞地方官清廉爱民。唐方干《献浙东三大夫》诗之一:“到来唯饮长溪水,归去应将一个钱。”

  • 露屑

    源见“金铜仙人”,指露水和玉屑。宋尹焕《霓裳中序第一.茉莉咏》词:“餐尽香风露屑,便万里凌空,肯凭莲叶?”【词语露屑】   汉语大词典:露屑

  • 读书破万卷

    极言读书之多,比喻博学精通。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他 形容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下笔如有神。”※卷,书籍的册本或篇章。

  • 金地

    晋法显《佛国记》载:古印度 㤭萨罗国 舍卫城豪商给孤独长者在王舍城听如来讲法,深为敬慕。欲购祇陀太子的园林建精舍献如来。祇陀戏言布金遍地乃卖。给孤独乃倾家布金。祇陀感其诚,二人同心合力建起精舍,供如来

  • 塞雁音书

    源见“雁足书”。泛指书信。宋王观《生查子》词:“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 治命

    源见“结草以报”。指人死前神志清醒时的遗言。与“乱命”相对。后亦泛指生前遗言。宋陆游《傅正议墓志铭》:“公亡恙时,自发书卜葬于白石之南,虽月日莫不有治命。至殁,悉遵用焉。”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

  • 柳老悲桓

    源见“桓公柳”。谓人老感叹年华易逝。宋姜夔《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词:“柳老悲桓,松高对阮,未办为邻地。”并列 看到柳树老了,桓温悲伤感慨。据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征,经金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