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沉湎于酒色者责任全在自己。语出《金瓶梅》八一回:“那胡秀道:‘保叔,你老人家休管他。我吃什么酒来?我和他做一做。’被来保推他往屋里挺觉去了。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警世通言.玉堂
天地间充满了清明爽朗之气。唐代贯休《古意》诗:“乾坤有清气,散入诗人脾。圣贤遗清风,不在恶木枝。”
源见“三生石”。借指与之交谊深厚的僧人。宋苏轼《过永乐文长老已卒》诗:“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同“晏子裘”。清毛奇龄《许使君诗》:“廉辞原宪粟,俭着晏婴裘。”
源见“鲲鹏展翅”。比喻奋发有为的非凡之才。明朱鼎《玉镜台记.宴会》:“几载孤帏守短檠,辛勤教子未成名,颙看奋翮鹍鹏。”鹍,通“鲲”。
源见“许由洗耳”。许由与巢父。指不容污浊、超凡脱俗的高士。清无名氏《双锤记.仙期》:“首阳山,义士高;傲王侯,羡许 巢。”
《墨子.所染》:“子墨子(墨翟)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按,《淮南子.说林训》谓:“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
同“屠门大嚼”。唐韩愈《崔十六少府以诗见投因酬三十韵》:“肯效屠门嚼,久嫌弋者篡。”【词语屠门嚼】 汉语大词典:屠门嚼
《史记.曹相国世家》载:汉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卒,曹参继任相国后,谨守萧何制定的法令制度,凡事都无所变更。“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皆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
浣洗渍迹。比喻超脱世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 ㄋㄠˋ nào 闹)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词语濯淖】 汉语大词典:濯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