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看人眉睫

看人眉睫

眉睫,眉毛和眼睫毛,此指脸色。看人脸色,也就是仰人鼻息的意思。本北魏崔亮语。崔亮,字敬儒,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从小失父,曾经为了求学做过佣工。那时李冲当朝任事,亮堂兄崔光倚傍李冲,并劝亮道:“你只知有笔砚,怎么不去依托李氏?况且李家书多,正可学习。”亮说:“弟妹都在家饥寒度日,我怎可弃他们独去求饱!至于学业,市上也可看书,怎么能读他人家中书,看人眉睫呢!”光把他这番话学说给李冲,冲立即召亮到府说:“你先人的《相命论》,读后使人胸中没有受利诱惑、被贫所迫的念头,你记得文句吗?”亮为冲背诵,虽然涕泪交流而声韵不改,于是冲留下亮做门客,并对自己侄儿说;“大崔生宽和笃雅,你应像待朋友一样待他;小崔生方正清澈,你应尊敬他。这二人都必成大器。”后又荐亮为中书博士。

【出典】:

魏书》卷66《崔亮传》1476页:“时陇西李冲当朝任事,亮从兄光往依之,谓亮曰:‘安能久事笔砚,而不往托李氏也?彼家饶书,因可得学。’亮曰:‘弟妹饥寒,岂可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光言之于冲,冲召亮与语,因谓亮曰:‘比见卿先人《相命论》,使人胸中无复怵迫之念。今遂亡本,卿能记之不?’亮即为诵之,涕泪交零,声韵不异。冲甚奇之,迎为馆客。冲谓其兄子彦曰:‘大崔生宽和笃雅,汝宜友之;小崔生峭整清澈,汝宜敬之。二人终将大至。’冲荐之为中书博士。”

【例句】:

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述宾 看他人眼色行事。比喻仰人鼻息,低人一等。《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邑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势,~,以冀推挽乎?”△贬义。多用于形容处世做事的被动情态。→低声下气低三下四 ↔我行我素


【词语看人眉睫】  成语:看人眉睫汉语词典:看人眉睫

猜你喜欢

  • 武夷仙伯

    唐陆羽《武夷山记》:“武夷君于八月十五日山上置幔亭,化虹桥,大会乡人宴饮,曰:‘汝等皆吾之曾孙也。’”后以“武夷仙伯”指长寿之人。宋王以宁《鹧鸪天.寿杜士美》词:“帝乙何年骑玉龙,武夷仙伯笑相从。”

  • 嗤诋

    讥笑又谩骂。《新唐书.姚崇传》:“比见达官之裔多贫困,至铢尺是竞,无论曲直,均受嗤诋。”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分之一两。这里“铢尺是竞”比喻蝇头微利,都要斤斤计较。【词语嗤诋】   汉语大词典:嗤诋

  • 阮籍哭

    源见“哭穷途”。指为途穷而悲伤。雷琯《古意》诗:“朝为杨朱泣,暮作阮籍哭。”【词语阮籍哭】   汉语大词典:阮籍哭

  • 亭伯之辽东

    参见:亭伯去

  • 二首六身

    源见“绛县老人”。比喻高寿。前蜀杜光庭《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乞为臣更蠲罪录,永削灾缠。成匡尧赞禹之功,享二首六身之寿。”【词语二首六身】  成语:二首六身汉语大词典:二首六身

  • 浣纱石

    源见“浣纱溪”。相传西施浣纱用石。唐李白《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花石》诗:“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存……若到天涯忆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词语浣纱石】   汉语大词典:浣纱石

  • 忆孙宾

    《后汉书.赵岐传》:岐“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时安丘孙嵩年二十余,游市见岐,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岐惧失色,嵩乃下帷,令骑屏行人。密问岐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

  • 白鸥猜

    源见“鸥鹭忘机”。受到白鸥的猜忌。喻怀疑其存机心俗念。宋 赵希迈《八声甘州.竹西怀古》词:“锦缆残香在否,枉被白鸥猜。千古扬州梦,一觉庭槐。”

  • 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

    野人:居于郊野之人。 这不是君子的语言,而是齐国东鄙野人之语。 表示语言无稽,不足征信。语出《孟子.万章上》:“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

  • 亭亭独立

    见“亭亭玉立”。唐·刘长卿《戏赠干越尼子歌》:“(鄱阳女)至今犹自颜如花,~青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