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盘根错节

盘根错节

指树木的根干枝节盘屈交错,不易砍伐。多以此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处理。虞翊,安帝初,任太尉李修郎中。当时,西羌入犯内地。大将军邓骘主张放弃凉州,致力北部边防,其他官员亦随声附和,而虞翊则坚决反对。邓骘对此怀恨在心,派他到盗贼横行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去当地方官,“欲以吏法中伤翊”。他的朋友都为他担心。他却笑着说:“工作不拈轻怕重,抢挑重担,是臣下应尽的职责,不去砍伐根干枝节都盘屈交错的大树,那里能辩别锐利的刀斧呢。”到任后,即立定科条,募求壮士,逮捕盗贼。地方因以安定。后亦以盘根错节形容恶劣黑暗势力所结下的各种关系网。

【出典】:

后汉书》卷58第1867页,《虞翊传》:“邓骘兄弟以翊异其议,因此不平,欲以吏法中伤翊。后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不能禁,乃以翊为朝歌长。故旧皆吊翊曰:‘得朝歌何衰?’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例句】:

北齐·魏收《魏书·甄琛传》:“今河南郡是陛下天山之坚木,盘根错节,乱植其中。” 南宋·陈亮《龙川词三部乐七月二十六日寿王道甫》:“从来别真共假,任盘根错节,更饶仓卒。”


并列 树根盘绕,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繁难复杂,不易解决。语出晋·司马彪《续汉书·四·虞诩传》:“(诩曰)难者不避,易者不从,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邹韬奋《学生救亡运动的缺点》:“让他尝试尝试,~乃见真材。”也比喻某种势力根基牢固,不易清除。程树榛《大学时代》:“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到处渗透。”△多用于表现事情繁杂和势力深重方面。→根深蒂固。也作“错节盘根”、“根盘节错”、“蟠根错节”。


【词语盘根错节】  成语:盘根错节汉语词典:盘根错节

猜你喜欢

  • 高唐行雨

    同“高唐梦”。唐阎立本《巫山高》诗:“欲暮高唐行雨送,今宵定入荆王梦。”

  • 放枭囚凤

    《后汉书.刘陶传》:“(刘陶因上疏弹劾宦官祸国,反被诬“通贼”,冤死狱中)时司徒东海陈耽,亦以非罪与陶俱死。耽以忠正称,历位三司(三司,即三公,东汉时太尉、司徒、司空并称三公)。光和五年(公和,汉灵帝

  • 头会箕敛

    头会(kuài快):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簸箕装敛谷物作税收。此典指武臣说秦王朝横征暴敛,赋税苛重。后以此典比喻征收赋税苛重。武臣(?——前208年),陈县(今河南淮阳)人。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张楚政权

  • 冤禽

    源见“精卫填海”。指精卫鸟。清 丘逢甲《王姑庵绝句》之四:“汴城宫殿郁嵯峨,已逐禅心委逝波。若化冤禽号朱鸟,不填沧海定填河。”【词语冤禽】   汉语大词典:冤禽

  • 一席之地

    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出自唐杨贵妃的事迹。杨贵妃(717-755年)名玉环,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开元二十四年入宫,天宝初被封为贵妃,深受唐玄宗宠幸。天宝九载(750年),因事触怒玄宗,被送至宫外。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疑义,指疑难问题。 共同欣赏奇文,互相解析疑义。语出晋.陶潜《移居二首》:“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张宿宗《“伪”先生考你来啦!》(《长江日报》1990年7月30日):“日

  • 笑杀楼上人

    源见“蛾眉笑躄”。戏指人蹇跛,被人取笑。唐白居易《强起迎春戏赠思黯》诗:“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

  • 两龙剑

    源见“丰城剑气”。喻指才华杰出。唐李白《梁甫吟》:“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

  • 官渡柳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引三国魏.曹丕《柳赋序》:“昔建安五年,上与袁绍战于官渡时,余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载矣,感物伤怀,乃作斯赋。”汉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于官渡(今河南省中牟县东北)大战。曹丕在庭院

  • 犬马报

    同“犬马之报”。元施惠《幽闺记.文武同盟》:“犬马报,怎敢忘半米儿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