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白发郎潜

白发郎潜

源见“郎潜白发”。指年老居官低微的人。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访其故居留诗屋壁》:“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典源】《文选·张衡 (思玄赋)》:“尉尨 (mang) 眉而郎潜兮,逮三叶而遘武。”李善注引《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辇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上问曰:‘叟何时为郎? 何其老也。’答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上感其言,擢拜会稽都尉。”

【今译】 颜驷在汉文帝时任郎官,一直到武帝时。有次武帝乘车过郎署,见颜驷须眉花白,满头银发,问他:“您什么时候担任郎官的?”颜驷回答:“我从文帝时任郎官,文帝喜好文,而我喜好武。至景帝时喜欢长得俊美的,而我长得丑。陛下您即位,又喜欢年轻人,而我已经老了。因此三世不得遇合,在郎署始终不得升迁。”武帝很感慨,把他提升为会稽都尉。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不得机遇,不得赏识、升迁,命运淹蹇。

【典形】 白发郎、白发郎潜、汉庭用少、久留郎署、郎潜、老颜驷、尨眉、潜郎、潜颜、三朝执戟郎、颜郎老、颜驷韫价、郎署叹二毛、尨眉叟、晚得诸郎、白首为郎。

【示例】

〔白发郎〕 宋·苏轼《赠写御容妙善师》:“尔来摹写亦到我,谓是先帝白发郎。”

〔白发郎潜〕 宋·苏轼《董储郎中尝知眉州》:“白发郎潜旧使君,至今人道最能文。”

〔汉庭用少〕 宋·陈师道《次韵答邢居实》:“汉庭用少公何在,不使群飞接羽翰。”

〔久留郎署〕 唐·骆宾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郎潜〕 唐·刘禹锡《裴祭酒尚书见示》:“顾予久郎潜,悉寂对芳菲。”

〔老颜驷〕 南朝陈·张正见《白头吟》:“含香老颜驷,执戟异扬雄。”

〔尨眉〕 唐·柳宗元《睢阳庙碑》:“不遇兴词,郁尨眉之都尉。”

〔潜郎〕 宋· 黄庭坚 《和外舅夙兴》:“无诗叹不遇,千古一潜郎。”

〔潜颜〕 清·唐孙华《闲居写怀》之六:“尨眉既潜颜,皓首仍悲冯。”

〔三朝执戟郎〕 宋·陆游《白发》:“已成五亩扶犁叟,谁记三朝执戟郎。”

〔颜郎老〕 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皆笑颜郎老,尽讶董公超。”

〔颜驷韫价〕 唐·骆宾王《对策文三道》:“然则颜驷韫价,殆乎白首; 和尊播美,始自龄年。”


【词语白发郎潜】  成语:白发郎潜

猜你喜欢

  • 亏一篑功

    同“功亏一篑”。唐太宗《伤辽东战亡》诗:“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

  • 汝南鸡

    《乐府诗集》卷八十三《鸡鸣歌》:“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题解引《晋太康地记》:“后汉固始、鲖阳、公安、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于阙下歌之,今鸡鸣歌是也。然则此歌盖汉歌也。”《乐府诗集》中《鸡鸣

  • 引人入胜

    胜:胜地;美妙的佳境。指能引导人进入美妙的佳境。髡残(1612-约1692年),本姓刘,字石溪,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他幼年因父母双亡而成为孤儿,自己剪发出家当和尚,遍游名山大川,后到牛首祖堂山幽楼

  • 钱可通神

    唐.张固《幽闲鼓吹》:“相国张延赏将判度支(判,裁决狱讼;度支,官名,掌管全国的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此当指过问此方面事宜),知有一大狱,颇有冤滥,每甚扼腕。及判,使即召狱吏严诫之,且曰:‘此狱已久,旬日

  • 睹貌献餐

    《文选.潘岳〈西征赋〉》:“长傲客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便装出行)尝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客店)。逆旅翁要(通‘邀’)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

  • 大禹恶酒

    《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后用为戒酒之典。宋苏辙《元祐七年生日谢表》:“射周公吐哺之劳,服大禹恶酒之戒。”

  • 兴亡继绝

    同“兴灭继绝”。《南史.宋纪上》:“兴亡继绝,俾昏作明,元勋至德,朕实攸赖。”见“兴灭继绝”。唐·刘知几《史通·模拟》:“狄灭二国,君死城屠。齐桓行霸,~。”【词语兴亡继绝】  成语:兴亡继绝汉语大词

  • 掩鼻咏

    同“拥鼻吟”。宋杨亿《即目》诗:“掩鼻生愁咏,被襟爽醉魂。”

  • 焚麇

    《左传.定公五年》:“吴师居麇。子期将焚之,子西曰:‘父兄亲暴骨焉,不能收,又焚之不可。’子期曰:‘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豈惮焚之?’焚之而又战,吴师败。”吴楚交战,吴师肓於麇(jūn)地

  • 光偷凿壁

    源见“凿壁偷光”。形容家贫而刻苦读书。清赵翼《从吴民部寓斋借观》诗:“笑余欲乞邻家火,却似光偷凿壁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