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义,指疑难问题。 共同欣赏奇文,互相解析疑义。语出晋.陶潜《移居二首》:“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张宿宗《“伪”先生考你来啦!》(《长江日报》1990年7月30日):“日
源见“犀照牛渚”。喻明察。清王韬《使才》:“使臣行辕宜设译员数员,汇观各处日报而撷取要略,译以华文,寄呈总理衙门;则泰西迩日之情形,正如犀燃烛照,无所遁形。”见“犀照牛渚”。清·王韬《使才》:“使臣行
参见:季龙沉璧
《史记.货殖列传》:“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竹的身世最早传闻,可能是《史记》中的‘渭川千亩’记载。后多用为竹之根源,也言竹之繁茂。宋.敖陶孙《竹间新辟一地,可坐十客,用前韵刻
汉.刘向《说苑.建本》(卷三):“梁丘据谓晏子曰:‘吾至死不及夫子矣。’晏子曰:‘婴闻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婴非有异于人也,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者,故难及也。’”春秋时齐国大夫梁丘据认为自己到死也
源见“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宋刘克庄《念奴娇.丙寅生日》词:“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见“后来居上”。宋·刘克庄《念奴娇·丙寅生日》词:“陈
源见“鲲鹏展翅”。指南溟,南海。鹏高举九天,远适南海,故称。宋冯京《谢鄂倅南宫城》诗:“尝思鹏海隔飞翻,曾得天风送羽翰。”【词语鹏海】 汉语大词典:鹏海
同“献赋”。唐孟浩然《题长安主人壁》诗:“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
管仲:春秋时齐桓公相。器:器量。 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狭小得很呀! 这是孔子对管仲奢侈、不知礼的批评。 后亦用以泛指人的器量狭小。语出《论语.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
源见“莼羹鲈脍”。形容引起思乡归隐的念头。宋张纲《绿头鸭.次韵陈季明》词:“松菊关情,莼鲈引兴,昔人高韵照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