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焚琴煮鹤

焚琴煮鹤

同“烧琴煮鹤”。宋洪适《满江红》词:“吹竹弹丝谁不爱,焚琴煮鹤人何肯?”


并列 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蹋美好的事物。宋·洪迈《满江红》:“吹竹弹丝谁不爱,~人何肯?”△多用于人糟蹋好东西。→大煞风景 焚琴鬻鹤。也作“煮鹤焚琴”、“煮鹤烧琴”。


【典源】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卷二十二引 《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今译】 唐代李商隐曾写有《义山杂纂》,其中列举了许多杀风景的事情,内有一条为“烧琴煮鹤”,琴本来用于弹奏,鹤本来用于观赏,将琴烧掉,鹤杀死煮吃,都是有伤风雅的行为。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行为有伤风雅。

【典形】 焚琴煮鹤、烹鹤、烧琴、烧琴煮鹤、煮鹤、煮鹤烧琴。

【示例】

〔焚琴煮鹤〕 清·黄景仁《恼花篇》:“不忧人讥杀风景,焚琴煮鹤宁从同。”

〔烹鹤〕 宋·苏轼《乔将行烹鹅以饮客》:“明朝只恐兼烹鹤,此去还须却佩牛。”

〔烧琴〕 清·王夫之《丁亥元日续梦庵》:“烧琴天道原烹鹤,徙宅痴肠反忘妻。”

〔烧琴煮鹤〕 清·程先贞《无谋次前韵又答》:“被褐饭牛终此世,烧琴煮鹤过无年。”

〔煮鹤〕 元·萨都拉《焦桐》:“中官方煮鹤,终得舍夫君。”

〔煮鹤烧琴〕 清·郑燮《有所感》:“又没个怜香惜媚,落在煮鹤烧琴魔障。”


【词语焚琴煮鹤】  成语:焚琴煮鹤汉语词典:焚琴煮鹤

猜你喜欢

  • 鳖岩之讥

    源见“井蛙”。谓见笑于大方之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常怀鲐腹之诮,每惧鳖岩之讥。”

  • 岐途泣

    源见“杨朱泣歧路”。谓为误入歧途而痛苦哀伤。岐,通“歧”。清陈恭尹《早发新塘浦向广州东山舟中作》诗:“伤哉逝川叹,恸矣岐途泣。”

  • 厉水之道

    《列子.说符》:“孔子自卫反鲁,息驾乎河梁而观焉。有悬水三十仞,圜流九十里,鱼龞弗能游,鼋鼍弗能居;有一丈夫方将厉之。孔子使人并涯止之……丈夫不以错意,遂度而出。孔子问之曰:‘巧乎,有道术乎?所以能入

  • 天上麒麟

    麒麟:古人传说中一种吉祥的神兽。这儿比喻神童。旧时用以夸奖别人的孩子优秀、出众。徐陵(507-583年),南朝陈文学家,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其诗文艳丽、绮靡,是当时宫体诗的主要作者,与庾信

  • 刘阿斗

    《三国志.后主传》载:三国 蜀后主刘禅,小名阿斗。庸弱无能,为帝后,虽有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亦不能振兴蜀汉。后以“刘阿斗”称懦弱无能不思进取的人。《新华文摘》1982.2:“想依靠这批捧不起的‘刘阿斗

  • 矰缴

    《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射者方将修其?卢,治其矰缴,将加己乎百仞之上。”矰缴,系有丝绳、弋射飞鸟的短箭。后用以比喻暗害人的阴谋手段。《后汉书.袁绍传》:“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矰缴充蹊,坑阱塞路

  • 笑疾

    源见“士龙笑疾”。称有笑而不能自禁的毛病。《宋史.扈蒙传》:“有笑疾,虽上前不自禁。”宋陆游《九月六日夜梦中作笑诗觉而忘之明日戏追补一首》:“吾家笑疾自士龙,我才虽卑笑则同。”【词语笑疾】   汉语大

  • 畏牺

    《庄子.列御寇》:“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菽,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郭象注:“乐生者畏牺而辞聘。”畏牺,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牛,比喻畏惧仕途险恶

  • 椿舍

    同“椿庭”。清 陈昌沂《〈小螺庵病榻忆语〉题词》:“瞥眼昙花影,虚承念载欢……茫茫椿舍意,谈绪亦悲端。”【词语椿舍】   汉语大词典:椿舍

  • 赐作奴婢

    《史记.汲黯列传》:“匈奴浑邪王率众来降……及浑邪王至,贾人与市者,坐当死五百余人。黯请间,见高门,曰:‘夫匈奴攻当路塞,绝和亲,中国兴兵诛之,死伤者不可胜计,而费以巨万百数。臣愚以为陛下得胡人,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