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字典>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滔滔天下

滔滔天下

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春秋时,孔子使子路向长沮、桀溺这两个消极避世的人问路,当他们得知是孔子师生时,回话中曾用“滔滔者天下皆是”来说明坏风气像洪水一样到处泛滥,并指出没有人能改变这种状态。后用为讽刺时弊之典。

唐.李咸用《春日》:“衰世难修道,花时不称贫。滔滔天下者,何处问通津。”


猜你喜欢

  • 锲船求剑

    同“刻舟求剑”。《旧唐书.李百药传》:“锲船求剑,未见其可。”

  • 多才子建

    同“八斗才”。宋刘筠《代意》诗:“纵使多才如子建,只能援笔赋惊鸿。”

  • 庄王爱马

    参见:蒙锦绣

  • 玉兔

    《楚辞.天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王逸注:“言月中有菟,何所贪利;居月之腹,而顾望乎?”洪兴祖补注:“菟与兔同。《灵宪》曰:‘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偶

  • 牛山悲

    同“牛山下涕”。唐李白《君子有所思行》:“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词语牛山悲】   汉语大词典:牛山悲

  • 伯通隐

    《后汉书.梁鸿传》:“作《五噫之歌》……肃宗闻而非之,求鸿不得。乃易姓……与妻子居齐鲁之间。有顷,又去适吴。”“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鸿潜闭著书十余篇。”东汉.梁鸿字伯鸾,家贫有

  • 博浪椎

    源见“博浪飞椎”。指张良为替韩国报仇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所用的铁椎。意为抗暴复仇。周亮才《侠士行》:“君不闻秦庭匕首博浪椎,报燕报韩知是谁?”【词语博浪椎】   汉语大词典:博浪椎

  • 不偏不倚

    《礼记.中庸》宋朱熹题解:“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原谓中庸之道适得其中而无偏颇之弊,后常用于指不偏袒任何一方。鲁迅《华盖集续编.送灶日漫笔》:“在现今的世上,要有不偏不倚的公论,本来是一种梦

  • 狗猪不食

    《汉书.元后传》:“及莽(王莽)即位,请玺,太后不肯授莽。莽使安阳侯舜(王舜)谕指。舜素谨敕,太后雅爱信之。舜既见,太后知其为莽求玺,怒骂之曰:‘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累世,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

  • 挟天子以令天下

    犹挟天子以令诸侯。《战国策.秦策一》:“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见“挟天子而令诸侯”。《战国策·秦策一》:“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天下莫敢不听。”【词语挟天子以令天下】